算力出海“小步快跑” 基金經理把握科創投資機遇
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7月,科技創新領域投資機會層出不窮,深耕該領域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獲利頗豐。數據顯示,主動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淨值增長均超6%,多隻重倉科技股的產品淨值增長超30%。
具體來看,永贏科技智選、財通集成電路產業、財通智慧成長、財通匠心優選一年持有期、財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期等基金當月淨值增長均在30%以上。
從二季度基金持倉來看,新易盛、中際旭創、太辰光、長芯博創、天孚通信、工業富聯等熱門個股均在上述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且持倉佔比較大。
例如,永贏科技智選將新易盛作爲第一重倉股,持倉佔比超10%,排名其後的中際旭創、天孚通信、勝宏科技和源傑科技持倉佔比均超9%,前十大重倉股持倉佔比合計達82.24%;而財通集成電路產業持有仕佳光子、生益電子、新易盛和中際旭創佔比均超9%,前十大重倉股持倉佔比合計達78.65%,充分挖掘結構性行情的紅利。
重倉背後,算力出海分享全球AI發展紅利的邏輯正在持續強化。對此,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也給出了具體解讀。
永贏科技智選基金經理任桀在二季度進行了倉位調整。他表示,今年以來,以領先模型廠商爲代表的企業開始形成“模型/應用—算力投入”的閉環。全球AI應用已進入較爲健康的成長階段。中國廠商擅長的光通信、PCB 領域在過去兩年的AI發展中實現了高增長,今年以來客戶逐漸提出更高、更長期的需求後,一些廠商也進入擴產階段。中國廠商有望持續分享全球AI發展的紅利。展望三季度,任桀將重點關注GPT5、Grok4等前沿模型的發佈、新興應用的發展,積極挖掘全球雲計算產業的投資機會。
而上述財通系列基金均由基金經理金梓才管理,他在相關基金的二季報中表示,一季度曾大幅超配國內算力,二季度對組合持倉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二季度,我們注意到一個關鍵邏輯正在走強:儘管國產算力敘事持續演進,海外巨頭AI模型研發及其資本開支非但未見收縮,反而在持續加碼。尤其是服務海外科技巨頭的優質出海算力(光模塊、PCB等)迎來了業績與估值雙重提振。在產業層面,我們觀察到海外也在持續發力基座模型訓練,訓練用算力的需求仍未見頂,在三季度有望看到多款模型迭代,海外雲計算服務廠商對明年的資本開支預期也可能會超預期。”他說。
事實上,科技股已成爲主動權益類基金最爲重視的方向之一。國金證券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募主動權益類基金持有科技股市值佔全部重倉股的31.28%,排名第二的製造板塊爲21.94%,排名第三的消費爲15.83%。從行業配置來看,電子是權益類基金第一大重倉行業,佔重倉股市值的17.9%。此外,業績上漲也帶動新產品加速入市,多隻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科創板主動與被動基金正排隊入市,再加上政策支持,科創領域有望引來更多增量資金。
隨着基金經理持倉進一步集中,波動風險不容忽視。對此,任桀在二季報中表示:“我們有三點建議:第一,單一行業可能面臨政策調整、技術迭代等不確定性因素,希望大家適當分散投資,從更理性、更長期的角度做好資產配置,不要把資金押注到單一產品;第二,基金定投可以平滑成本,但須匹配一定時間的投資週期,也可以設置一定的止盈目標,避免情緒化操作;第三,該類產品更適合做衛星倉位,風險匹配原則決定了我們不能在衛星倉位上有太多風險敞口。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市場中,科學的資產配置策略是財富增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