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橋區生態“高顏值”促發展“高質量”
2024年,宿州市埇橋區聚焦“高顏值”“高價值”“高品質”“高質量”,在生態畫卷上落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聚焦“高顏值”,全民種出“綠長城”。圍繞林長制改革示範先行區和農田林網整體推進示範區建設,以“擴綠、增量、提質、增效”爲主線,充分利用耕地以外的“四旁四邊”邊角空地,因地制宜開展植樹造林,做到適地適樹、應綠盡綠,穩步推進國土綠化。全區完成人工造林6000畝、封山育林12000畝、退化林修復5000畝、森林撫育15000畝。76萬餘人次化身“綠色衛士”,種下200萬株新苗;石質荒坡變身“翡翠坡”,200畝禿嶺披上綠裝;220公里農田林網如同綠色琴絃,守護着萬畝良田。1個綠美鄉鎮、2個綠美村莊創建任務已通過省級驗收。全區70株古樹落實分級管護,實現“一樹一檔”數字化管理,一批“綠色文物”重煥生機。加強溼地修復與保護,全區溼地保護率爲61.33%。
聚焦“高價值”,林下長出“致富樹”。積極開展企業走訪活動,對涉林企業調查納統,精心篩選並申報認定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紮實做好科技特派員工作,新增林業科技特派員2名。加快林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廣示範先進適用技術、林業機械、優良(新)品種等科技成果。截至目前,埇橋區增補申報認定2家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名省級林業科技特派員已開展幫扶近99人次,服務120餘戶次。
聚焦“高品質”,智慧護林“一張網”。提升林長履職效能,落實林長責任區制度,建立“1+14+28”區級林長工作格局。區級林長聯繫主要生態功能區14個,實現了森林資源管護全覆蓋。落實區三項聯繫制度,本年度新增區級林長4名,目前,全區26名區級林長直接聯繫林業產業基地26家,直接聯繫林業經營主體26家,直接聯繫鎮級林長51名、村級林長107名。落實巡林制度,全區林長參巡率爲100%,使用APP巡林12732次,巡林長度16176公里,巡林時長1857小時;護林員開展巡林15038次,巡林長度26545公里,巡林時長4960小時。三級林長的平臺數據能夠保持最新狀態,巡林數據成爲督促全區林長履職盡責的數據支撐和依據。
聚焦“高質量”,營商服務“零距離”。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優化林業營商環境。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力度,提升森林防火應急處置能力,積極開展森林防滅火技能演練活動,加大森林防火檢查力度,聯合市區兩級應急、林業等部門開展森林防火督查8次,完善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體系建設,森林防火態勢整體平穩。(曾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