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產業向經長曝心聲:美國客戶尚未因關稅撤單 但以後「不曉得」

臺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蔡明忠憂心關稅的影響,表示目前美國的客戶還沒有因爲關稅把單撤掉,但是以後怎樣,「我不曉得」。記者袁志豪/翻攝

關稅衝擊傳統產業塑膠、工具機械業等,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台南與塑膠業者交流;臺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蔡明忠憂心美國關稅,表示以臺灣用的塑膠原料,比國際行情比較難做,目前美國的客戶還沒有因爲關稅把單撤掉,但是以後怎樣,「我不曉得」。

今天與龔明鑫座談的業者包括臺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臺南市總工業會理事長蔡明忠,臺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禹昌企業董事長賴禹全,臺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大詠實業董事長黃英文,美一塑膠董事長蔡明忠,萬國通路董事長謝明振等。

蔡明忠在座談會前受訪指出,他們公司外銷佔58%,其中一半銷日本,其他就是美國、還有東南亞;美國的客戶目前還沒有因爲關稅起來,然後就把單撤掉,但是以後怎樣,「我不曉得」。但其他的工廠影響很大,因爲關稅提起來,他們單獨就沒有競爭優勢。

蔡明忠表示,不是說客戶沒有需求,但是其他國家比較便宜,綜合關稅、別國和我國的匯率,以及臺灣的勞工成本、原料成本;特別是臺灣用的塑膠原料、以臺塑來講,比國際行情難做,因爲中國大陸會買俄羅斯的石化,俄羅斯的石化賣給大陸大概一半的價錢。

但臺灣沒有進,如果整個石化產業上游的成本增加,蔡明忠說,他們業者是下游,上游給下游的優惠就會比較少,原料就是產業競爭主要成本;另外,臺灣和日本、韓國都有競爭關係,最近越南也有,因爲日本、韓國、大陸都到越南投資,所以說越南的關稅還有匯率都有競爭的問題。

蔡明忠認爲,除了原料以外,影響產業比較大的就是匯率;然後他是臺南市總工業會理事長,大概有2000多家的會員,這次要跟部長討論關稅、匯率問題以外,還有整個人力的供需,目前還是非常的缺工,所以要跟部長建議,每年都有調漲基本工資,開放外勞的比例也要同步調漲。

然後外勞的引進有1個限制,就是行業別,1個公司起碼臺勞多少,然後再看乘以幾趴,希望這個要取消掉,爲什麼呢?因爲目前招募臺灣的勞工很困難,大概都往高科技方面,而且臺灣的人力在下降,許多公司現在都已經是靠外勞在支撐。

蔡明忠建議,外勞的兩點建議,1個就是引進的比例要提升,還有第2個就是說臺灣勞工多少,纔可以引進幾趴,這個也要取消掉;這樣的話,臺灣的勞動力供應會比較充足。最後就是信用比較差的公司很難融資,政府要怎麼幫助他們是很重要的問題。

龔明鑫會後受訪指出,中南部傳產特別反映人力不足,特別人力被高科技產業搶走,希望政府幫忙培訓人才、補充基層人力,這部分勞動部已經有想法,就給他們指揮;關稅、匯率以及政府相關經濟支持方案,也是他們關心的議題,政府都有相關機制在做,會全力扶持企業。

經濟部長龔明鑫(右五)今天上午與萬國通路董事長謝明振(左五)、臺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蔡明忠(右三)、臺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賴禹全(右二)等人座談。記者袁志豪/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