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徵關稅 經部盤點9產業影響 短中長期6措施因應
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我國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受到相當衝擊。(示意圖/Shutterstock)
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我國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受到相當衝擊,經濟部部長郭智輝9日將至立法院經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其書面報告中,提出短中長期六項措施,短期例如鼓勵上市公司買回庫藏股、引導在美業者以代工方式支援國內廠商、促成民間成立大型貿易商協助中小微企。中長期則有透過保稅園區代工生產、推動代工廠與品牌商共拓國際市場,及培育數位與AI人才。
經濟部與國發會9日前往立法院經委會,進行「國際經貿情勢變化,提出協助國內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因應之對策」專題報告。
經濟部書面報告中表示,除了共四項、410億元的貸款優惠與補助措施外,在短期內亦將採取多項因應措施。包括:鼓勵國內上市公司買回庫藏股、引導已在美國投資的業者以代工方式支援國內品牌廠商,並促成民間成立大型貿易商,整合訂單後分配予中小微企業。
在中長期方面,將聯合海外臺商在當地保稅園區代工生產臺灣品牌產品,推動代工廠與品牌商共同開拓先進工業國家市場,同時培育數位與AI應用人才,協助產業升級轉型。
報告中,同時盤點九項產業未來可能影響。經濟部初步評估,鋼鐵金屬產業中,扣件業預期短期獲利下滑。運輸工具產業以汽車零組件影響較大,中長期可能影響國內生產製造。
機械產業中,經濟部評估,中小型工具機及產業機械將會受到影響。重機電及電線電纜產業影響尚待觀察,石化、塑膠及橡膠產業裡,塑膠製品部分產品對美國的依賴程度較高,預期會影響競爭力。
運動器材及傢俱產業方面,運動器材可能面臨品牌客戶洽談成本轉移的壓力;傢俱則因爲市場競爭的對手關稅較臺灣高,受影響程度持續關注。
生技醫藥產業,主要爲醫材方面成本增加,可能影響廠商獲利。一般化學產業可能會有間接影響,化妝品則預期利潤可能會被壓縮。家電產業部分業者競爭對手爲美國本地廠商,預期競爭力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