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艦第10次試飛 成功釋放模擬星鏈衛星 助推器落墨西哥灣
SpaceX公司搭載星艦太空船的超重型助推器,週二從德州發射升空。(路透)
在一連串備受矚目的挫折後,全球首富馬斯克的SpaceX在「星艦」計劃終於取得顯著進展。作爲全球最新一代、也是最強大的火箭與太空船組合,「星艦」系統在週二晚間的第10次試飛中順利完成任務,達成設定的主要目標。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路透等媒體報導,高達123 公尺的星艦(Starship)系統於美東時間26日晚上 7 時30 分(臺灣時間27日上午7時30分)從德州南部 SpaceX的星際基地升空,此次任務要測試飛船全新隔熱瓦、衛星部署能力,以及數百項升級改進。火箭上半部按計劃與70公尺高超重型(Super Heavy)助推器分離。該助推器通常會返回並由發射塔巨型的「機械手臂」接住,但週二改爲瞄準墨西哥灣水域,展示另一種着陸引擎配置。
星艦進入太空後沿飛行軌跡朝印度洋前進,在經歷大氣層重返的高溫考驗後墜落入海,這是過去多次測試中導致火箭解體的關鍵階段。在進入太空後不久,星艦首次啓動其「糖果盒式」(Pez-like)衛星釋放系統,成功釋放模擬的星鏈(Starlink)衛星。這些模擬器大小與下一代衛星相近,是首次在星艦試飛中釋放有效「負載」(Payload)。之後星艦重新點燃6具引擎中的其中1具。釋放與重燃動作都是上一次試飛未能完成、對未來進入軌道任務至關重要的關鍵測試。
與之前因技術問題而過早結束的多次任務不同,這一次 SpaceX成功將星艦帶回地球,以減速燃燒後墜落於澳洲西方的印度洋,整個過程在升空約1小時後完成,這對SpaceX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里程碑。一個浮標攝影機捕捉到星艦入水畫面,似乎顯示它落水後發生爆炸,但SpaceX 仍認爲這次任務是一次巨大成功。
至於超重型助推器,這次測試 SpaceX並未嘗試使用發射塔上安裝的機械「筷子」裝置進行回收,而是選擇讓它於墨西哥灣進行「海面濺落」(splashdown)測試。雖然其中1具引擎在過程中失效,但助推器依然按照計劃落水。對 SpaceX 來說,第 10 次試飛是工程上的重大勝利,一切得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