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進度恐延後!協和電廠45公頃土地污染 環境部:改善才能開發

▲協和電廠有45公頃土地污染,環境部表示改善才能開發,恐導致四接進度延後。(圖/記者林振民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在今年2月以附加3決議通過,但基隆市政府今(28日)公告協和電廠45公頃土地爲污染整治場域,四接恐被迫暫停。環境部指出,土壤污染整治與環評審查分屬不同法律程序,但仍要污染改善完成後,土地纔可進行實質開發。

臺電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大會,在今年2月以3點附加決議通過四接環評。但基隆市政府卻在今天公告,45公頃的協和電廠爲污染整治場域,後續要由臺電進行調查並提出相關整治計劃,等待污染改善完成後,土地纔可以開發,預估至少要花3至5年才能完成整治。

對此,環境部今天表示,今年6月間,協和發電廠經過基隆市政府進場查證,確認土壤有超過管制標準情形,目前基隆市政府正辦理污染場址公告作業,後續將由臺電公司進行污染範圍調查,並提出污染改善計劃,進行整治。

環境部強調,在污染改善完成後,土地纔可以利用並進行實質開發行爲,而限制土地使用,並非禁止相關開發規劃程序。後續環境部將與基隆市環保局密切配合,協助後續監控整治工作執行,確保環境維護與民衆安全。

環境部重申,土壤污染整治與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分屬不同法律程序,應分別處理,無先後順序;環評委員審查重點主要聚焦於本案開發行爲對環境的影響,而協和電廠環境現況,已依範疇界定辦理相關調查說明;今年2月26日環評大會,環評委員已參酌公民團體提供的土壤污染調查報告,經審議作成將108年迄今自主調查報告納入附錄,增加土壤及地下水檢測地點、項目及頻率,後續應依土污法辦理等決議。

至於臺電公司是否有環境影響評估法第20條明知土壤污染事實,而未於環評書件記載,環境部表示,部分公民團體已向司法機關告發,應由司法機關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