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執法不阿 曾說改革不是煙火秀

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獲提名爲司法院副院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今日上午由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副總統蕭美琴主持記者會,公佈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司法院院長提名人爲檢察官蔡秋明,副院長提名人爲法官蘇素娥。蘇素娥是近年來司法改革重頭戲「國民法官法」的重要推手,她在擔任司法院刑事廳廳長時,一手主導國民法官相關草案的研擬、推行。

蘇素娥爲司法官第30期結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碩士,曾任臺北地方法院庭長、臺灣高等法院庭長、司法院刑事廳廳長、士林地方法院院長,現爲最高法院刑事庭法官。

除了是國民法官制草擬初期的重要推手外,蘇在刑事廳長任內正是司改國是會議如火如荼展開的時刻,各項司改工作亟待推動,各業務單位也「活力十足」,她任內也通過刑事訴訟法再審程序修正案,明文保障當事人卷證資訊獲取權、陳述意見權和調查證據權,進一步提升人權保障,落實司改國是會議的決議。

蘇素娥指出,過去聲請再審若沒有附上原判決繕本,法院直接駁回聲請,修法後將給予補正機會,聲請人釋明理由也可請求法院調取原判決繕本;其次,當事人可以委任律師代理,準用相關規定,並可以聲請閱卷,保障當事人卷證資訊獲取權。

司法天秤以往被認爲向「加害人」傾斜,如何保障被害人權益,也一直是司改的重點,犯罪被害人訴訟參與及保護規定即讓被害人經法院裁定參與訴訟,可選任律師、閱卷、詢問被告,對刑度表示意見,不再是審判的「局外人」。蘇素娥表示,審理過程中,法官有義務保護被害人和家屬隱私,一些被害人面對被告時,可能會擔心、恐懼,也可能因憤怒無法維持情緒,法院可視案件將被害人與被告、旁聽人適當隔離。

蘇素娥審理案件時方正不阿,而在擔任司法行政工作時,又常親力親爲爲媒體解惑、提供正確的訊息,相當「接地氣」,這回也經司法院推薦爲大法官被提名人。她曾說「改革不是煙火秀,法庭也不該是充滿風險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