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蔡秋明被提名司法院長 司改會質疑人權理念 提問軍審制度改革看法
司法院
總統賴清德提名檢察官蔡秋明、法官蘇素娥爲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其中司法院院長提名人爲檢察官蔡秋明,副院長提名人爲法官蘇素娥,「民間司改會」發表聲明,認爲蔡是檢察體系出身,質疑檢察體系對人權理念的表現,請蔡、蘇提出對司法改革的看法,並提出七問,包括對於最近賴總統拋出的「軍事審判制度改革」的看法。
司改會表示,針對總統府由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公佈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其中司法院院長提名人爲檢察官蔡秋明,副院長提名人爲法官蘇素娥,發表聲明如下:
司法院長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對司法政策的態度爲何,需要充分受到外界檢視。尤其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爲檢察體系出身,在臺灣,檢察體系的組織文化以及對人權理念的表現明顯與司法體系不全然相同,其對於司法改革議題之意見,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中之重。
敬請司法院長正、副提名人儘快針對司法改革重大議題(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提出看法:
1、就近年政府執政的人民滿意度調查中,最不滿意項目爲「司法改革」。請問,對於社會大衆對於司法信任度不高的現象,您認爲原因爲何?有如何改善的具體作法?
2、法界向來存在不同機關、團體間對於特定議題爭議難以達成共識的情形。請問,您將如何促進各機關、團體(如:人民、法官、公民團體、法務部)間的對話與交流?
3、就現行政府投入於司法審判上的資源,請問您認爲是否足夠?就司法預算的規畫或增列,您有何意見及具體作法?
4、現行司法院以法案形式提出改革時會公佈草案及立法說明,但並未同時公佈詳細之政策影響評估,致社會各界難以評估其衝擊。舉例而言,2021年司法院通過有關「金字塔型訴訟制度」之草案時,並未同時詳述上訴權的限縮可能影響多少人民的權益、相關配套如何減緩衝擊。請問,您認爲司法院應如何與人民溝通司法政策的改革?未來在提出重大修法草案時,是否會同時提出「政策及人權影響評估」?
5、針對目前司法體系過勞的問題,請問您認爲問題的癥結點爲何?在維繫人民權益保障的前提下,您認爲應採取何種作法,以合理減輕司法負擔?對於合理化案件負擔,並同時落實法官在職進修、培訓的目標,您有何具體的解決方案?又本會2024年12月23日新聞稿曾肯定前被提名人提出以「司改成效評估及推動委員會」改善法官過勞,並加入「政策及人權影響評估」、「專門委員會」及「與第一線法院、基層法官協作」等主張,您是否承諾承繼並推行此等政策?
6、請問您對於「國民法官制度」施行至今的情形,有何看法?對於繼續推動刑事訴訟制度的改革(如:卷證不併送制度),您有何想法?
7、請問您對於「軍事審判制度改革」,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