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無塑化呢?Jam Jam Asia一次性餐具滿天飛挨批

臺北市議員黃瀞瑩指出,市府於「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前多次強調要推動「無塑化」,但活動現場多數飲食攤販仍提供一次性餐具。(臺北市議員黃瀞瑩辦公室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潮臺北 TRENDY TAIPEI」系列活動「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上週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臺北市議員黃瀞瑩指出,市府於活動前多次強調要推動「無塑化」、將「永續融入音符」,然而活動現場多數飲食攤販仍提供一次性餐具,理想與實際情況明顯脫節。北流回應,「北市淨零自治條例」尚無規範臨時活動比照辦理,仍以鼓勵性質提醒攤商,未來市集活動將積極宣導免用一次性餐具落實環保理念。

黃瀞瑩表示,市府宣稱要將「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打造成推動環境保護與社會共好的平臺,展現大型音樂活動與環境共生、與社會共榮的可能性,然而實地參與活動後發現,現場多數飲食攤販仍提供一次性餐具,她質疑,許多國內外音樂節早已導入「循環餐具制度」,如透過餐具加收押金、歸還即退費的機制,不僅有效減少資源浪費,更能提升民衆參與環保的意識與行動力。

黃瀞瑩直言,「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既爲市府主辦活動,更應率先表率,真正將環保理念落實於每一環節。(臺北市議員黃瀞瑩辦公室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黃瀞瑩呼籲,市府應將「循環餐具機制」與「資源回收配套」納入攤商契約與活動規畫中,建立明確規範與執行標準。(臺北市議員黃瀞瑩辦公室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黃瀞瑩說,歐洲多國舉辦的聖誕市集亦設計具地方特色的紀念性馬克杯,供民衆盛裝熱紅酒,購買時需支付押金,若不歸還便可保留作爲紀念品,成功結合環保與文創,成爲市集的一大亮點;相較之下「潮臺北」系列活動在實質配套上明顯不足, 使「無塑化」訴求淪爲口號。

黃瀞瑩直言,邁向淨零碳排、落實源頭減廢,一直是市府的重要政策方向,近年市府由內而外推動禁用美耐皿餐具政策,環保局也積極倡導減塑措施,強調「一次用完即丟」的思維必須改變,「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 既爲市府主辦活動,更應率先表率,真正將環保理念落實於每一環節。

她呼籲,市府應將「循環餐具機制」與「資源回收配套」納入攤商契約與活動規畫中,建立明確規範與執行標準,才能從源頭有效減塑、邁向永續發展,臺北作爲國際城市更應積極借鏡國內外經驗,透過具體作爲展現環保決心,否則一再 於形式的宣傳,只會削弱市府永續品牌的公信力與市民信任。

北流表示,北流自有常駐店舖、餐廳,皆符合北市府「北市淨零自治條例」規定,內用不得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可以提供,但如同購物袋政策須個別收費;「北市淨零自治條例」尚無規範臨時活動,如市集等須比照辦理,所以仍以鼓勵性質提醒攤商。

北流說,此次TMEX市集也有衛生局、環保局前來稽覈食品衛生、活動垃圾等,協助檢查相關規範;上週市民大道封街,北流也鼓勵民衆搭乘大衆運輸工具前來,響應減碳政策,未來北流市集活動也將積極宣導免用一次性餐具,共同落實環保及宣傳相關理念。

「潮臺北 TRENDY TAIPEI」系列活動「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上週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

黃瀞瑩呼籲,市府應將「循環餐具機制」與「資源回收配套」納入攤商契約與活動規畫中,建立明確規範與執行標準。(臺北市議員黃瀞瑩辦公室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