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團、韓歌手炸裂社羣打響JAM JAM品牌 執行長曝:背後藏產業鏈

產業媒合會現場。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

泰國天團POTATO首登臺創話題、韓國歌手張基河跳觀衆席「開圈」,以及落日飛車與剛退伍的許光漢共演。甫落幕的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社羣平臺炸裂,與喜愛的音樂人直接互動,更找到「寶藏系」歌手,擔綱舉辦的北流,執行長樑序倫分享背後的產業鏈。

樑序倫說,潮臺北系列活動最重要核心是匯聚產業界的臺北音樂博覽會,將各大音樂節創辦人、唱片業界等,媒合100多組業界人士,同時在週六、日開放一般民衆參訪,透過B2C與民衆端認識,更讓社羣追蹤人數暴增。

他分享,替韓國弘大音樂節創辦人送行時,對方直誇恭喜,他才知道這幾天下來,國際來訪的業界人士對於整體活動口碑很好,更成功定義了亞太的IP品牌,更建議更深入交流,一定是會產生更多效益。

「產業界作爲核心,纔會有延伸出來的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樑序倫分享,去年馬來西亞的新銳創作歌手莊啓馨,與來自臺中的步行者樂團在音樂節共演,演出後獲得馬來西亞、泰國舉辦專場的邀請,拓展東南亞市場的機會。

尤其今年這屆,更是許多國內外「寶藏系」樂團或音樂人獻唱,樑序倫說,其實歸功於活動是策展人制度,如同臺北音樂不斷電會邀集國際評審,臺北音樂博覽會也同樣要建立起國際觀,透過策展人在國際上的經驗,也讓聽衆找到驚豔的音樂人。

他也說,透過策展人的人脈牽線,相關的簽約洽談都是直接與北流對口,不需要再透過中介公司等多一手,同時也是累積北流國際上的資源。在產業媒合,也會持續追蹤並建立資訊延續。

樑序倫提到,今年五位策展人來自北中南,並偏向產業面的舞臺規畫等,明年希望能納入國際策展人,將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的品牌做到邁向國際,「未來IP也可以是歐洲、美洲等音樂節。」

泰國天團POTATO主唱Pup想吃石頭火鍋。記者沈昱嘉/攝影

產業媒合會現場。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

張基河。記者沈昱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