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戰警報?印度中止條約 巴基斯坦:此舉等同宣戰

印度政府中止與巴基斯坦簽訂的《印度河水資源條約》(Indus Water Treaty)。(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避暑勝地巴哈甘(Pahalgam)22日恐攻釀28死,政府決定即刻中止與巴基斯坦簽訂的《印度河水資源條約》(Indus Water Treaty),並且作調降兩國外交關係層級,這項條約自 1960 年簽署以來,即使歷經兩場印巴戰爭與無數外交波折,始終維持運作,這一次是印度首度宣告中止條約,巴基斯坦強力反彈稱視同宣戰。

該條約由世界銀行(World Bank)居中協調,於1960年簽署,針對印度河水系的分水與使用權進行規範,依條約內容,印度可使用東部三條河流薩特里河(Sutlej River)、比亞斯河(Beas River)與拉維河(Ravi River)的水源。

巴基斯坦則獲得西部三河印度河(Indus River)、吉魯姆河(Jhelum)、契那布河(Chenab River) 的主要使用權,條約也設有糾紛解決機制,並未賦予任何一方片面中止協議的權力。

巴基斯坦高度仰賴印度河水系供應灌溉與水力發電。長年以來,巴方指控印度在上游興建水壩與攔河設施,影響下游水量分配;印度則堅稱工程符合條約規範。近年雙方更因吉薩岡戈(Kishanganga)與拉特雷(Ratle)兩座水力發電計劃發生爭議,巴基斯坦要求啓動中立專家或仲裁機制,印度則批評巴方濫用爭端程序並拖延進程,呼籲修改條約以提升效率。

短期內,印度缺乏足夠儲水能力,預期水量流向巴基斯坦不會立刻改變。然而,印度官員表示,中止條約後,印度將停止與巴方分享關於水壩泄洪與洪水的資訊,也不再負有枯水期釋水的義務,這可能對巴基斯坦農業構成重大風險。

2025年4月24日,巴基斯坦馬司濟穆斯林聯盟(PMML)的支持者攜帶旗幟和抗議布條。(路透社)

巴基斯坦農業嚴重仰賴灌溉,若水源變得不穩,將衝擊小麥、稻米與甘蔗等主作物,進而影響糧食價格並加劇農民生計困難,巴國農業研究機構主管邁達表示,條約是農業發展的命脈,如今已動搖根基。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辦公室發表聲明,強調條約爲世界銀行見證的國際協定,不容片面中止,若印度阻斷或改道水源,將視爲「宣戰行爲」,巴方將全面迴應。

巴國全國農民聯盟主席巴斯(Khalid Hussain Baath)更表示,此舉等同「真正的戰爭」,氣候變遷導致水源本就短缺,若再被切斷水流,將使情勢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