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買走了總價7000萬元以上的豪宅?

上海某豪宅樣板間 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心有餘悸!”

6月底,在成功選房的當晚,購房者金小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慨。

均價超11萬元/平方米、三房總價約1200萬元起的改善型項目,金小姐終於在第三次認購搖號中成功搶房。前兩次因爲排序太靠後,還沒輪到就已經清盤了。

7月7日,克而瑞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30個重點城市總價1000萬元以上高端住宅成交規模同比增長18.76%。其中,上海總價3000萬元以上新房成交1096套,佔30城總量的59.4%。

3000萬元以上的房,每天賣6套

今年上半年,1億元以上的房子,全國共成交了32套(新房19套,二手房13套)。其中,3000萬元以上新房共成交了1846套。

而在上海,上半年平均每天可以賣出6套3000萬元以上的新房。

從克而瑞數據看,今年上半年,上海總價3000萬元以上新房成交1096套,佔30城總量的59.4%,平均每天成交6套;其次是北京,成交214套,佔比11.9%。

上海總價3000萬元以上新房成交1096套

值得注意的是,30城總價3000萬元以上的二手房共成交728套,上海336套、深圳181套、北京106套、廣州81套。

如果只看總價5000萬元以上的新房成交,上海佔比更高,其中一手成交482套,佔30城總量接近八成。

7000萬元以上的房,“一代”企業家買了

“大幾千萬元的房子,目前成交週期都不長,大約3~5天,甚至是當天決定。”上海某高端住宅項目銷售經理王華(化名)說。

買房人心態的變化也實打實地反映在成交規模上。

從全國一手房、二手房各總價段成交情況來看,除3000萬~5000萬元價位段的新房成交套數受制於供應,同比下降約30%外,總價越高的房屋,成交增速越快。5000萬~1億元總價的新房、二手房,成交同比分別上漲了54.31%和48.15%。

越貴越買、越買越貴,成了高端住宅今年的關鍵詞。在高價位段新房持續熱銷的氛圍下,新項目開盤和加推價格也越走越高。

2025年上半年,上海共有三個高端項目部分單價超過26萬元/平方米,分別是保利世博天悅、綠城潮鳴東方和嘉裡金陵華庭。其中,保利世博天悅6月加推的76套江景房源中,備案單價最高的達到了30.27萬元/平方米。

套均價格“半個小目標”的嘉裡金陵華庭,首批推出158套房源,吸引了307組有效認購,最終開盤當日售罄,攬金92.34億元;從搖號排序結果來看,認購者半數以上爲“新上海人”或具備購房資格的非滬籍人士。

保利世博天悅營銷負責人邢先生在6月初曾對每經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客戶的決策週期變短了,特別是單價27萬~28萬元/平方米的房源,客戶都是搶的。單價超30萬元/平方米的房源也不是突然定價,而是在市場驗證中不斷提高價格。客戶對於高總價房源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這也是單價逐步上行的基礎。

保利世博天悅沙盤

供應量增加、需求同步配合,讓上海成爲高價位段成交的主力。克而瑞數據顯示,上半年2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住宅成交主要集中在上海,共成交了122套,同比增加17.31%。

“現在的客戶基本不會等,因爲競品項目確實太多,客戶在某一家看房之後沒立刻購買,或者這個項目開盤節點比較靠後,可能就下手買其他項目了,這種情況挺多見,所以現在調整了策略,密集推盤,少量釋放。”

“和4000萬元左右總價的年輕客羣不同,總價7000萬元甚至上億元的房源,往往以‘一代’爲主,都是百度百科上能看到的企業家。”邢先生透露。

這種市場熱度能否持續?

仲量聯行華東區研究部董事盛秀秀向每經記者表示:“下半年高端一手住宅市場整體將保持熱度,但不同項目的表現會加劇分化。區位價值與產品力仍是購房者決策的核心標尺,核心區位的優質高端住宅項目有望繼續受到購房者追捧;區位優勢不突出、產品力相對較弱的項目,去化節奏可能進一步放緩。這種分化態勢,也反映出高端客羣在選擇時更趨理性。”

編輯|包晶晶

編輯|金冥羽 陳夢妤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