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很久還是覺得累?醫師示警「像溺水整晚」:怎麼恢復元氣

▲若每天睡醒仍感覺疲憊、白天精神不濟,可能並非單純太累,而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如果你每天睡醒仍覺疲憊、白天精神不濟、情緒不穩,甚至血壓血糖異常,可能不是單純太累,而是患有被忽視的「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醒,OSA讓人睡覺時反覆停止呼吸,造成身體缺氧、交感神經過度緊繃,進而影響全身健康。

李思賢指出,許多患者以爲只是單純打呼,事實上鼾聲往往是氣道狹窄、舌根後墜等警訊,可能引發氣道阻塞,導致大腦頻繁喚醒身體、難以進入深層睡眠。OSA患者每晚可能呼吸中斷上百次,睡眠品質嚴重受損,無法達到修復與恢復功能。

李思賢表示,OSA對健康的衝擊不只侷限於呼吸系統,還與高血壓、糖尿病、情緒問題及荷爾蒙失衡有密切關聯。李思賢說明,AHI指數(Apnea-Hypopnea Index,專門用來衡量一個人每小時停止呼吸的次數)若每小時中斷呼吸超過30次即爲重度患者,長期下來將大幅提升慢性病風險,因此不可輕忽,「想像一下,你一個晚上被呼吸中斷100次以上,每次都像在溺水,這樣的睡眠怎麼可能讓人恢復元氣?」

▲若每天睡醒仍感覺疲憊、白天精神不濟,可能並非單純太累,而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李思賢說,針對OSA的治療,標準方式爲佩戴「正壓呼吸器」(CPAP,睡覺時的氣道支架,讓空氣持續進入不被壓住的呼吸道),但對於輕中度患者,改善生活習慣、減重、戒酒、改變睡姿,以及「mouth taping」(睡前輕貼嘴巴,幫助嘴巴閉合、誘導鼻呼吸)閉口睡眠法等簡單方式,也常有明顯效果,且較爲容易執行與持續。

李思賢提到,從整體醫學觀點來看,OSA亦與自律神經失調相關,若能透過減糖、斷食、補充鎂與GABA等方法,讓身體放鬆進入深層睡眠,不僅能改善打呼與血壓,也能提升白天精神與代謝狀況。李思賢提醒,若懷疑有症狀,應儘早諮詢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