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別焦慮!醫師揭「80/20睡眠法則」:放過自己反而更容易睡着
▲睡眠專家Chris Winter提出80/20睡眠法則(80/20 Sleep Rule),主張只要有八成時間維持良好睡眠習慣,偶爾失眠或晚睡無須自責。(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下同)
記者張芳瑜/綜合報導
想追求完美睡眠,卻常因一晚沒睡好而焦慮嗎?國外網站《Bustle》近日報導指出,美國神經學家暨睡眠專家Chris Winter提出「80/20睡眠法則」(80/20 Sleep Rule),主張只要有八成時間維持良好睡眠習慣,剩下兩成就算偶爾失眠、晚睡也無妨。他表示,這項理念能幫助人們擺脫對「完美睡眠」的執着,在追求健康的同時,也讓身心獲得真正的放鬆。
換句話說,大部分的夜晚,你會按時上牀、維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並儘量確保八小時的充分休息;至於那兩成,就讓自己偶爾「犯點錯」吧!像是週末晚點睡、爲趕工作通宵,或旅途中難免失眠的夜晚。當你知道自己平時已經盡力維持好眠,就能減輕偶爾失眠帶來的不安,反而更容易再次入睡。以下是專家解析「80/20 睡眠法則」爲何有效,以及如何實際運用。
爲什麼「80/20 睡眠法則」有效?
根據美國神經學家暨睡眠專Chris Winter醫師的說法,雖然「80/20 睡眠法則」不是正式的醫學指引,但它代表一種更健康的睡眠觀念。他指出:「在這個人人追求『完美睡眠』的時代,我們被睡眠追蹤器的分數綁架,每晚都想達到95分以上。其實,這樣的壓力反而讓人難以放鬆。」
這項法則的重點是「別再要求每一晚都完美無瑕。」允許自己偶爾有些不規律的夜晚,纔是真正的健康心態。Winter 認爲,無論是睡眠還是健康習慣,「追求完美反而會讓人焦慮」,學會彈性與接受,才能讓身體進入真正的休息狀態。他也補充:「當睡眠狀況偶爾偏離軌道,不需要太緊張。生活本來就有意外,這正是我們該對待睡眠的態度。」
那「80%」該怎麼做?
想要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多數時間都要儘量固定作息。Winter建議:「規律是關鍵。理想的睡眠時間應該是固定且受保護的時段,例如晚上11點到早上6點半。」固定的就寢時間能穩定生理時鐘,讓身體自動辨識何時該疲倦、何時該醒來。除此之外,也建議睡前避免咖啡因、工作與螢幕光刺激,並保持臥室的涼爽與昏暗。
他說:「就算沒辦法每晚都睡得像嬰兒,也要從八成的好眠中儘可能獲得最佳的休息效果。這就像我常對輪班工作者說的,雖然環境不理想,但我們仍能在限制中創造最好的復原條件。」
而那「20%」又代表什麼?
至於剩下的兩成,就留給生活的偶發狀況吧。Winter表示,這部分可能包括出差旅行、加班到深夜、或單純有幾晚怎麼都睡不着。他說:「這個法則並不是要你『計劃不完美的睡眠』,而是提醒大家,沒有人能每晚都睡得完美。生活總有意外,這沒關係。」
雖然他不鼓勵長期熬夜,但偶爾爲了追劇、看書、與朋友聚會或完成專案而晚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是控制你能控制的部分,至於不能掌控的夜晚,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補回好眠。」
「80/20 睡眠法則」並非懶散,而是一種更成熟的自我理解,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允許自己有彈性,纔是長久的平衡。與其爲那少數幾晚的失眠煩惱,不如記得:你已經睡得比想像中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