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強迫自己放下手機!睡眠博士:這樣滑反而更好睡

▲睡前滑手機不一定壞!專家指出,手機螢幕的藍光其實遠不及改變生理時鐘的強度,真正該注意的是「怎麼滑」纔不會影響入睡。(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下同)

記者張芳瑜/綜合報導

每次想改善睡眠、上網查方法時,你是不是總會看到那條超惱人的建議:「睡前不要用手機」?聽起來好像有道理,畢竟螢幕那麼誘人,也許真的讓人難以入睡。但實際上,很多人都說,如果不滑一下手機,他們反而更難睡着。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那你可能會想知道這個好消息!根據國外網站《Bustle》文章中提到的睡眠科學機構Sleep Cycle,其中研究主管Michael Gradisar博士表示,沒必要逼自己關掉手機、躺在一片寂靜中強迫入睡。事實上,他甚至認爲,手機有時候還能幫助人更快進入夢鄉。

雖然有些專家指出,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干擾睡眠,但Gradisar指出,這種說法其實源自一項將受試者暴露於不尋常高強度藍光下的研究。他表示「這項研究後來被過度簡化,變成一種通用建議,卻也成爲睡眠領域最根深蒂固的迷思之一。」

他在2024年於《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手機、平板等裝置,藍光亮度其實遠遠不足以顯著影響睡眠。「一般來說,晚上我們使用的螢幕亮度大約在80 lux以下,但要造成生理時鐘明顯移動,通常需要接觸到500 lux以上的光源。」

換句話說,睡得好與否,其實與「有沒有用手機」關係不大,更重要的是「你怎麼用手機」。

睡前滑手機?其實沒那麼嚴重!

根據最新研究,其實可以安心帶着手機上牀。如果你喜歡睡前滑手機、聽Podcast或看一集影集,那就放心去做吧!對許多人來說,這些行爲反而能幫助入睡。

Gradisar博士表示:「使用手機或讓電視聲音當背景音,有助於讓思緒平靜,尤其是在夜深人靜、腦袋容易亂想的時候。」他強調:「在睡眠科學領域,我們常發現,真正阻礙入睡的,不是螢幕或藍光,而是腦中奔馳的想法、焦慮與壓力。」

簡單來說,手機所帶來的分心效果,反而能降低大腦的警覺活性(也就是入睡困難的關鍵因素之一),進而幫助你放鬆。當然,如果你發現自己過度依賴滑手機才能入睡,Gradisar也建議不妨進一步檢視背後的原因:是壓力太大?還是生理時鐘出了問題?

當問題不只是手機:找出真正影響你睡眠的原因

「如果你每天晚上都躺在牀上睡不着,卻只怪手機,那可能需要更深入檢視問題。」Gradisar說,「手機也許已成爲你固定的睡前儀式,但它很少是核心問題。真正該關注的,其實是你的壓力、思緒,或是生理時鐘。」

他與研究團隊綜合了近十項實驗研究,深入檢視螢幕藍光是否真的對睡眠有重大影響,結論是:螢幕根本沒那麼「罪大惡極」。真正影響你休息品質的,是「你熬夜的行爲」。他說:「這不是生理問題,而是行爲問題。」

如何讓手機真正幫你入眠?

Gradisar建議,不要無止境地滑社羣、不斷看工作郵件或一集接一集追劇。與其讓手機變成壓力來源,不如把它變成放鬆工具,例如瀏覽放鬆的subreddit、整理Pinterest收藏,或玩個簡單的手機小遊戲,並儘量只使用一個裝置。

如果你能把手機立起來使用更好,這樣你就不需要一直點來點去,更容易進入放鬆狀態。

他提醒:「睡前不要進行太刺激的活動,儘可能保留一段穩定的睡眠時段。重點不是完全排除螢幕,而是要有意識地善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