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一攤?英特爾前董座「向客戶要救命錢」 籲投資1.1兆

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的營運挑戰還有救?前董事長兼執行長貝瑞特(Craig Barrett)公開喊話,英特爾只是「缺錢」而已,需要400億美元(約新臺幣1.1兆)的資金才能讓英特爾重拾競爭力,如果8位客戶各出50億美元就能發揮效果。(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的營運挑戰還有救?前董事長兼執行長貝瑞特(Craig Barrett)公開喊話,英特爾只是「缺錢」而已,需要400億美元(約新臺幣1.1兆)的資金才能讓英特爾重拾競爭力,如果8位客戶各出50億美元就能發揮效果,基於美國本土供應、第二貨源、國安問題、地緣政治及談判臺積電的籌碼等5大原因,客戶應該要投資英特爾。

貝瑞特投書《財星》雜誌(Fortune)表示,英特爾是唯一能夠提供最先進晶片技術的美國公司「美國需要英特爾」且包括臺積電與三星目前都沒有將最新技術轉移至美國的計劃,因此輝達、蘋果及Google等客戶都要明白,多元化供應鏈來源的重要性。

貝瑞特表示,英特爾沒有足夠的現金,無力投資取代臺積電的產能,甚至從臺積電手中搶下部分產能也有難度,美國政府也不會是英特爾的救星,因爲此規模是晶片法案撥款的100%。

貝瑞特認爲,英特爾目前大約需要400億美元的資金才能保持競爭力,客戶是英特爾最有機會的資金來源,如果8位客戶能夠各投資50億美元,英特爾就有機會翻身。

此外,貝瑞特批評現任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的想法,直指「在客戶簽下合約之前,不會投資新的14A製程技術」的說法是一場笑話,因爲客戶不會想要投資技術追隨者,想要在半導體領域取勝,就需要成爲技術領導者。

貝瑞特表示,英特爾擁有好的技術,如果客戶願意現在投資,英特爾仍然有機會拿回領先地位。同時,貝瑞特喊話美國嚴格執行半導體關稅,讓英特爾能夠直接受惠,「如果大家的目標是爲了拯救英特爾,讓美國製造重拾競爭力,爲了國家安全,應該立即投資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