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鴻底氣足!董座霸氣回:不會與客戶分攤「對等關稅」

儒鴻13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王樹文主持。圖/儒鴻提供

儒鴻(1476)13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王樹文表示,今年新客戶快速成長、訂單倍增;品牌客戶訂單也未見下修,雖有關稅、匯率干擾,預期今年仍會較去年成長。

如何與客戶討論對等關稅分擔,王樹文指出,目前對部分客戶有分擔5%以內的基準關稅至年底,但這是底線。若之後「對等關稅」政策真的上路,儒鴻不會分擔「對等關稅」。

王樹文指出,業界最擔心的是,對等關稅對服飾消費市場動能降緩,終端購買力下滑。但以儒鴻目前訂單出貨與需求仍與往年相當,並未出現明顯減緩。

尤其「小巨人」新客戶持續快速成長,有的客戶訂單年增甚至高達三位數。

這些「小巨人」前五月營收佔比已達15%,成長動能強勁。儒鴻預期,今年對全年營收貢獻比重將達12%至18%。

至於現有客戶中,儒鴻指出,包括Lululemon、Nike等品牌,今年以來訂單年增雙位數。雖然下半年能見度受客戶觀望對等關稅後續發展而偏低,但實際訂單量仍要等7月9日,美方「對等關稅」政策是否實施而定。

至於匯率對儒鴻的影響,王樹文指出,公司在匯率風險管理上以自然避險爲主,收入近99%爲美元計價,成本也多以美元支付,目前淨美元資產達1.6億美元。

不過匯率仍對毛利與獲利造成一定影響,王樹文強調,這部分屬可控範圍。

下半年訂單能見度未明對產能的調配,王樹文表示,儒鴻與客戶的合作以長期信任與品質爲基礎,目前未見有品牌考慮轉單,儒鴻產線仍維持滿載,不是提前備貨造成,而是反映真實需求。

對於印尼廠區第三期建廠,王樹文指出,目前方向是以佈局成衣線爲;未來除印尼外,也評估其他對等關稅率的國家建立協力廠,但除了考量關稅外,當地的勞動力與產業鏈是否完整也是重要考慮因素。

今年整體營運上,王樹文表示,審慎樂觀看待。儘管美中貿易與匯率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儒鴻一直以多產地佈局、訂單調配彈性高、產品結構廣爲優勢,預期2025年仍會比去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