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再理會美方關稅鬧劇,底氣何在

近日,一則消息震動國際經濟舞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同時明確表態,鑑於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若美方後續繼續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這一強硬態度背後,有着深刻且堅實的原因。

從經濟層面來看,美國輸華商品在高關稅壁壘下已失去市場空間,繼續加徵關稅毫無實際經濟意義。美國此前不斷揮舞關稅大棒,妄圖在貿易博弈中逼迫中國就範。然而,市場規律不會被政治操弄左右。當關稅提升到一定程度,美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後價格大幅攀升,遠超中國消費者的承受範圍和市場合理價位,消費者自然而然地轉向其他可替代產品。美國農產品、汽車、電子產品等在華市場份額急劇縮水,相關產業遭受重創。此時,若美方再提高關稅,不過是在“無魚的池塘裡撒網”,不會激起任何市場波瀾,純粹是浪費精力的無效之舉。

從貿易規則角度分析,美方行爲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其加徵關稅已淪爲國際笑柄。國際貿易規則建立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基礎之上,是全球經濟有序運行的保障。美國卻無視這些規則,肆意加徵單邊關稅,將關稅當作政治武器,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這種行徑遭到國際社會廣泛譴責,美國也因此在國際經濟舞臺上愈發孤立。如今,美國還在關稅問題上玩“數字遊戲”,繼續加徵關稅只是在不斷暴露其霸凌本質,除了成爲國際經濟史的反面教材,不會有任何積極作用,中方自然無需再理會這種毫無價值的鬧劇。

從中國自身實力和應對能力來說,中國擁有足夠底氣。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工業體系完備,是全球上百個國家的頭號貿易伙伴,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佔據關鍵地位。美國試圖通過加徵關稅實現“硬脫鉤”,根本無法得逞。一方面,中國國內市場龐大,內需潛力巨大,能夠消化國內產業產出,爲經濟發展提供穩定支撐;另一方面,中國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與東盟、歐盟等貿易往來日益密切,降低了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即便美方繼續加徵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在可控範圍之內,中國完全有能力應對各種挑戰,自然無需再對美方這種毫無意義的關稅加碼做出迴應。

當然,中方表明不予理會美方繼續加徵關稅的行爲,並不意味着在貿易問題上會一味退讓。如果美方執意採取其他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的行動,中方必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中方始終堅定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

美方應認清現實,摒棄貿易霸凌思維,通過平等對話和協商解決貿易分歧。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合作共贏纔是時代潮流,任何試圖破壞這一潮流的行爲都將被歷史淘汰 。希望美國能早日迴歸理性,與中國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