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刃劍”效應顯現!研究發現:AI導致醫生腫瘤識別能力下降20%

智通財經獲悉,據報道,人工智能(AI)因被認爲具有改變醫學領域的巨大潛力而備受推崇,但一項新研究表明,它導致一些醫生在短短几個月後就失去了相關技能。週三公佈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工智能幫助醫護人員更準確地檢測出結腸的癌前病變,但當這種輔助手段被移除後,醫護人員發現腫瘤的能力較引入該工具之前下降了約20%。

世界各地的醫療保健系統都在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以期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工作效率。就在今年,英國政府宣佈撥款1100萬英鎊(約合1480萬美元)用於一項新試驗,以測試人工智能如何能更早地發現乳腺癌。

但研究人員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可能促使醫生過度依賴其建議,“導致醫生在沒有人工智能輔助的情況下做出認知決策時變得缺乏動力、注意力不集中、責任心不強”。

研究人員對波蘭的四家內鏡診療中心進行了調查,並對比了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前後三個月的檢測成功率。部分患者的檢查採用了人工智能技術,部分則未採用,且檢查方式是隨機安排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柳葉刀·胃腸病學與肝臟病學》雜誌上。

奧斯陸大學研究員、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之一Yuichi Mori預測,隨着人工智能技術愈發強大,技能退化的影響“可能會更加嚴重”。

此外,參與研究的19位醫生經驗豐富,每人都做過超過2000次結腸鏡檢查。倫敦大學附屬醫院的胃腸病學顧問醫師Omer Ahmad表示,這種影響對新手或實習生來說可能會更加顯著。

未參與該研究的Ahmad評論道:“儘管人工智能在改善臨牀結果方面仍然前景光明,但我們也必須警惕高質量內窺鏡檢查所需的基本技能被悄然侵蝕。”

麻省理工學院今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也引發了類似的擔憂,該研究發現,使用OpenAI的ChatGPT撰寫論文會導致大腦活動和認知能力下降。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