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不易長惡性腫瘤的人,基本都有5個“特質”,你佔幾個
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只要你活得夠久,就會患癌。
數據顯示,人活到70歲之後一生的患癌概率在3成左右,活到80歲以上概率會上升到3成。現在人均的壽命在70~80歲,也就是患癌的概率在3~4成。
但網上有說法稱,一些人有特殊的腫瘤免疫體質,這是真的嗎?
其實醫學上對此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的確有一些人因爲生活方式、基因以及免疫系統等因素影響,讓他們罹患癌症的風險比其他人更低,這些人身上有什麼特徵呢?
一、規律運動
《國際癌症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進行半小時左右的中等強度間歇有氧運動,可讓體內白介素-6分泌增加,可促進受損DNA細胞修復,對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增殖有很大作用。
多國研究人員共同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堅持運動可讓結腸癌患者的死亡率、復發風險明顯下降,甚至效果比一些抗癌藥物還好,還能一定程度延長患者的生命。
美國臨牀腫瘤學會首席醫學官朱莉・格拉洛博士表示,相較於抗癌藥物,運動效果更好,因爲運動沒有副作用。很多藥物在獲批上市時降低風險的幅度在28~37%之間,但同時也會帶來副作用。
我國腫瘤外科領域的權威專家湯釗猷院士曾指出,游泳是最佳的抗癌運動。爲此他還專門進行過一項試驗,實驗發現每日進行5~8分鐘游泳運動的肝癌小鼠相較於不運動的,生存期延長了10天。
二、膳食健康
日常飲食要注意保證蔬果的攝入,蔬果內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這些物質進入體內後對可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身體的抗癌能力。
同時要有充足的全穀物、蛋白質攝入,如燕麥、糙米等全穀物內膳食纖維豐富,對維持腸道健康以及正常生理功能均有好處。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包括有瘦肉、豆類、堅果以及乳製品等,充足的蛋白質對免疫系統功能也很重要。
同時,飲食要注意以清淡的爲主,長期飲食過於重口味會給癌症的發生創造十分有利的條件,如高鹽飲食會破壞胃黏膜,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過甜的飲食模式,容易導致身體肥胖、胰島素抵抗,也會增加癌症發生風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曾指出,防癌飲食要保證有5個字。
粗:粗糧、粗纖維食物要適量攝入;
淡:減少攝入高脂肪、動物蛋白豐富的攝入,多吃新鮮的果蔬,烹飪方式要清淡;
雜:儘可能保持食物攝入多元化;
少:食物攝入總量,以及蛋白質、脂肪、糖的攝入要控制;
素:多吃蔬果以及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三、好好睡覺
世衛組織將涉及晝夜節律紊亂的輪班工作列爲了2A類致癌物,即動物實驗明確會增加患癌風險的物質。
睡眠對於健康非常重要,夜晚睡眠不足會導致褪黑色分泌減少,褪黑素具有促進睡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雌激素等作用,分泌減少會導致衰老速度加快、患癌風險增加。
且長期慢性失眠,會讓體內免疫功能物質分泌減少,讓身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讓癌症有機可乘。
尤其是有這兩種睡眠習慣的人,患癌風險更高。
一是長期睡眠時間不足,有研究發現相較於夜晚睡眠時間6~8小時的受試者,<6小時的患癌風險會增加41%;
二是睡眠節律紊亂的人,如今天2點睡明天通宵的,長期如此會讓體內T細胞功能紊亂,導致癌症的發生風險增加。
四、體重管理
肥胖與多種疾病發生風險增加相關,其中就包括癌症。《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超重/肥胖的年齡越早,罹患18種癌症的風險就越高,包括子宮癌、腎癌、白血病以及肝癌等。
健康的成年人應該將BMI保持在18.5~23.9之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適當將標準放寬到20~26.9,80歲以上保持在22~26.9爲宜。計算方式爲: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五、戒菸戒酒
菸酒都是明確的一類致癌物,想要預防癌症發生戒掉菸酒非常重要。世衛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菸草在全球範圍內每年約造成了800萬人死亡,90%的肺癌發生與吸菸相關。除了肺癌外,吸菸還會增加食道癌、胰腺癌、胃癌、膀胱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風險。無論什麼年齡段的人,只要開始戒菸都不晚。
酒精給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是全身性的,與乳腺癌、肝癌、直腸癌、食管癌等常見癌症的發生息息相關。因酒精進入體內後會代謝成乙醛、乙酸,最後轉換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而乙醛和乙酸會在體內各個部位“搗亂”,促進DNA突變,增加患癌風險。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預防癌症也沒那麼難?其實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細節,長期堅持下去相信身體會給你正反饋!
參考資料:
[1] 《運動是一副良藥!癌症患者運動30分鐘後,血液出現這些變化》.健康時報2024-07-13
[2] 《腫瘤專家開出終身“防癌處方”!照着做,降低癌症、多種慢性病風險》.科普中國2025-04-10
[3] 《睡不好也增加患癌風險,研究發現:這2種睡眠方式更易招癌》.健康時報2024-04-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