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症狀不斷出現,十有八九是惡性腫瘤,三個部位最好定期檢查下
如今癌症越來越年輕化了。
之前就有報道,22歲的大學生在校四年期間,因長期熬夜再加上經常吃燒烤類食物,出現了腹痛、噁心等症狀。
一開始她以爲是胃病,服用了胃藥無效之後,去醫院確診了胃癌晚期,由於癌細胞已經出現腹腔轉移,最後手術的機會都失去了。
這實在令人唏噓,畢竟是二十來歲,最美好的年紀。
其實胃癌的發生發展,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果這位年輕的朋友在胃部出現不適時,就能到醫院做個檢查,或許不至於發展到這個程度才發覺。
雖然癌症的症狀通常非常隱秘,但並不代表是毫無徵兆,以下幾個信號反覆出現,或許是身體在對你發出預警了,一定要注意:
1、反覆出現類似胃炎或胃潰瘍症狀伴有黑便
70%以上的胃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但卻會反覆出現 類似胃炎或胃潰瘍症狀。
比如腹部飽脹不適、隱痛、反酸、噯氣以及黑便、嘔吐等等,很多人以爲是胃病症狀,於是並未在意,結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等到吃不下飯了,人在短時間明顯變瘦這些症狀出現,這時候再去檢查,基本是中晚期了。
其實,早期胃癌的篩查並不難,通過胃鏡就能夠發現胃潰瘍、息肉、早期胃癌。
建議 40歲以上人羣每1~2年做一次胃鏡,特別是有胃癌家族史、有吸菸飲酒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更要注意定期複查。
中老年人想要預防胃癌,還可以定期做大便 隱血檢查,因爲大便 隱血是胃癌的主要症狀,如果發現異常,可以進一步檢查。
2、明顯的劇烈腹痛伴有 體重減輕
中老年發生大腸癌,多以大便性狀改變症狀爲主,比如血便,同時多有腹痛症狀,且表現爲腹痛較輕或隱隱作痛。
但青年腸癌患者,則多會出現明顯甚至劇烈腹痛。
同時,青年患者血便或黏液血便比中老年人更多見,超70%。
如果出現了明顯的腹痛症狀,伴有黑便、體重減輕等症狀,建議做一個大便潛血檢查,同時做一個腸鏡檢查。
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患上大腸癌後,癌細胞分化程度差,浸潤能力強,更容易擴散,預後會更差,所以同樣需要提防。
3、 局部出血、接觸性出血
在兩人生活時,如果女性私處出現了局部出血、接觸性出血,一定要特別重視,及時到醫院做婦科檢查,因爲這可能是宮頸癌中晚期的症狀之一。
宮頸癌的發生與HPV感染有關,查出HPV陽性,也沒有特效藥,只能用些抑制病毒的藥,並通過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
有些人因爲抗拒檢查,於是自行在藥店買點藥治療,這樣一年年拖下來,很可能拖成浸潤癌。
其實發現 HPV陽性之後,再到癌變,形成癌症,中間需要經過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只要在癌前病變時,就能及時治療,就能避免病變。
對於年輕的女性,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建議儘量接受HPV疫苗注射,可增加抗病毒的能力。
建議女性從20歲開始,就要定期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及HPV檢測,如果發現異常,則要進行陰道鏡檢查,發現可疑病變,則需要進行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