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論壇若中斷…陸學者擔心兩岸前景 我學者憂愈不交流愈對立
今年雙城論壇原定本月廿五日登場,北市府昨臨時喊卡,可能延至年底舉辦。圖爲臺北市長蔣萬安(右三)二○二三年赴上海蔘加雙城論壇,參訪洋山深水港的畫面。圖/北市府提供
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延期舉行,上海涉臺學者表示非常驚訝,因爲上海和臺北都有非常強的意願繼續推動雙城論壇。他強調,若雙城論壇中斷,未來兩岸城市交流及兩岸關係前景都將更加讓人擔憂。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說,相信陸方已做好充分準備,只要臺北市政府能來,因此責任不在陸方,而在臺灣當局,這也說明兩岸關係的確愈來愈艱困。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峰分析,此次延期短期影響較明顯,對兩岸關係長期結構不會造成改變。今年底能否如期舉行,將成爲觀察兩岸關係走向的重要指標。
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認爲,賴總統把大陸定位爲境外敵對勢力及互不隸屬的「外國」,讓兩岸關係幾乎已快終結和平的可能性,但兩岸愈不交流,對立的危機就愈高。
上海不具名涉臺學者指,就他所知,上海和臺北好不容易在非常短的時間,一起努力把這個案子給定下來,北市也有派人到上海溝通,最終敲定九月廿五至廿七日舉辦,非常不容易。該名學者表示,今年論壇本身籌備確實啓動得比較晚,幾乎是過了暑假纔開始明顯推動,時間上就顯得比較倉促。但他認爲,陸委會在審覈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要求,提出很多限制,導致上海與臺北本來已有安排的或已談好的,都受到影響,「這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今年能否舉行 成觀察指標
李振廣也稱,當前兩岸關係已十分困難,如今行之有年的、作爲兩岸標誌性交流項目的雙城論壇也面臨延期,造成心理上的衝擊,也說明北市爲成功舉辦雙城論壇,可能面臨很大的阻力。他強調,就雙城論壇,相信大陸、上海方面已做好充足準備,只要北市府能來,陸方也希望將這個平臺繼續舉辦下去。
曾偉峰指出,雙城論壇不同於其他兩岸交流大型活動如海峽論壇,能帶來實質交流和成果,尤其是與北市府直接對接的層級,交流本身是難得的溝通機會,而上海在其中的角色尤爲關鍵。論壇今年底是否能如期舉行,將成爲觀察兩岸關係走向的重要指標。如果今年辦不成,將反映出當前兩岸關係的情勢;若是明年才辦,加上地方選舉因素,可能帶來不同的政治意涵。
政大經濟系兼任教授林祖嘉說,雙城論壇在兩岸交流中具高層級代表性,尤其是上海市長或市委書記參與,是兩岸官方難得的溝通平臺。「見面三分情」,見面才能理解彼此想法,這種交流有助於降低誤判與敵意螺旋,對兩岸長期關係發展有正面影響。林祖嘉並引用本報兩岸關係民調指出,約八成國人希望兩岸持續交流,若連城市交流都被禁止,將加劇緊張、減少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