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論壇緩辦 學者:兩岸愈不交流 對立危機愈高

臺北市政府22日表示,原定25日在上海登場的臺北上海雙城論壇緩辦。圖爲去年雙城論壇在臺北舉行,臺北市長蔣萬安(右)與上海副市長華源出席晚宴。(圖/報系資料照片)

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原訂25日在上海登場,不過北市府22日早上宣佈緩辦,指出原定簽署的兩項MOU磋商進度不順,有部會尚未回覆內容,疑審查卡關。對此,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表示,賴總統把大陸定位爲「境外敵對勢力」及互不隸屬的「外國」,讓兩岸關係幾乎已快終結和平的可能性。但他強調,兩岸愈不交流,對立的危機就愈高。

桂宏誠受訪表示,北市府8月中已申請赴陸就雙城論壇洽商,確定9月要辦的活動,又逢中秋前夕,兩岸天涯共此時。雙城論壇已是兩岸當前難得尚存的交流渠道,卻「突然」生變而延辦,今年雙城輪到上海主辦,因此推測可能是上海方面要延期,不過情形不能與去年臺北主辦方延辦相提並論。

桂宏誠指出,總統賴清德今年把大陸定位爲「境外敵對勢力」,又指大陸對臺灣而言是互不隸屬的「外國」,他認爲,這讓要被當成「敵國」的上海市與臺北進行交流,讓兩岸關係幾乎已要終結和平的可能性。

桂宏誠強調,兩岸愈不交流,愈沒有增進情誼和融合的機會,對立的危機就愈高。本週雙城論壇緩辦之後,是否會在年底前照常舉行,將會是兩岸關係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