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明珠”讓壯美廣西熠熠生輝

“我對廣西是心嚮往之。”2010年3月10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廣西廳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全體會議。發言中,他和代表們約定:“爭取找一個適當的時間到廣西去,多走一走,多看一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赴廣西考察調研,多次就廣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爲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指明瞭方向。

“近年來,中國電信廣西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的論述的重要要求,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積極落實自治區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簽訂的數字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緊密圍繞壯美廣西建設目標任務體系,堅持實幹爲要、創新爲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主動融入和服務保障“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充分發揮雲網融合、安全可信、屬地化支撐服務等優勢,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電信廣西公司總經理王志芳表示,廣西電信像一顆“數智明珠”鑲嵌在壯美廣西的大好河山中,爲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數字新動能,爲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電信力量。

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助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廣西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具有獨特區位優勢。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廣西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要立足獨特區位,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全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

這些年,廣西內擴外拓,把深化與東盟合作同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聯動起來,與東盟共挽,與大灣區相融,繪製出廣西開放發展“路線圖”。

近年來,廣西電信加快推進面向東盟的國際信息通信樞紐和算力中心建設工程,緊貼自治區“兩軸一區一帶”空間佈局,打造適應廣西數字經濟發展的雲網基礎資源佈局,不斷完善“雙核多點”佈局體系,目前完成了以桂林、柳州、南寧、欽州爲中軸,南寧、柳州爲雙核,14個設區市部署“一城一池”,30多個縣區建設邊緣數據中心的“一軸雙核多點”的算力佈局,構建同城1毫秒、全區5毫秒超低時延算力圈。

中國電信東盟國際信息園是廣西電信打通“數”動脈,織就算力一張網的生動案例。

中國電信東盟國際信息園外景。廣西電信供圖

走進位於南寧五象新區的中國電信東盟國際信息園數據中心機房,一排排服務器整齊排列,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算力支持,來自全區各地的海量數據,通過高速網絡匯聚於此,經過計算、存儲後再“按需分配”傳向八桂大地。2024年初,中國電信東盟國際信息園數據中心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頒發的A級數據中心等級證書,爲國標最高等級。

2023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考察,第一站就是位於南寧市的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總書記詳細瞭解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運營、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等情況,結合平陸運河沙盤聽取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建設彙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加強我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的一項重要舉措。廣西要主動作爲、發揮支點作用,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爲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同東盟合作不斷注入新動力。

作爲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主力軍、先鋒隊,廣西電信主動融入和服務數字廣西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爲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同東盟合作提供數智動能。

2023年2月,廣西率先實現雙千兆網絡覆蓋所有行政村,走在前全國前列;

中國電信雙千兆網絡覆蓋廣西所有行政村慶祝儀式現場。黃禎光 攝

2024年,持續發力雙千兆網絡建設,多頻混合組網優化信號覆蓋,打造高質量無線精品網絡,信號升格感知升級,全區千兆光網自然村覆蓋率就超過92%,5G基站數超過5.5萬個,5G信號自然村覆蓋率超過90%

在2024年全球雲網寬帶成果獎頒獎典禮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千兆城市項目》憑藉着卓越的千兆光網建設與應用創新成果,榮獲“千兆城市創新獎(先進城市)”。此次獲獎,彰顯了廣西電信在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網絡建設方面的卓越成就。

今年4月,廣西電信開放5G-A網絡客戶體驗,啓動萬兆光網試點。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成爲廣西萬兆試點園區。在園區內,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依託廣西電信打造的工業級全光網絡架構,開創了3D打印製造領域的新範式,充分展現了高速網絡對智能製造的關鍵支撐作用。依託這種超高速率、超低時延的網絡環境,實現3D打印機生產效能突破。

數智賦能,讓鄉親們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甜蜜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毛竹山村的葡萄園,村民們正在技術員指導下忙碌着。總書記沿田埂走進葡萄園,同村民攀談起來。

鄉親們告訴總書記,自從發展起了葡萄產業,村裡人也不用去較遠大城市打工了。

總書記說:“將來鄉村振興還是很有前途的。大家不用背井離鄉,而是迴歸鄉村。祝你們的葡萄產業越辦越興旺!”

如今毛竹山村,可大變樣了。廣西電信雙千兆基站網絡覆蓋全村,助推網上電商、網絡直播帶貨銷售渠道發展,讓葡萄等農產品賣出山窩窩。

電信員工在毛竹山村熔接光纜。韋東尤攝

“新福,家裡是有什麼事情?” 50歲的毛竹山村村民王新福在自家小洋樓前與記者一行拉家常,家門口的攝像頭裡突然傳出一個女子的聲音。原來,趁着葡萄採摘銷售結束的農閒時間,王新福的妻子到桂林短期務工,她通過安裝在家門口的中國電信“天翼看家”攝像頭,在手機上看到家門口這麼熱鬧,就使用攝像頭的語音對講功能實時喊話。

中國電信全州分公司總經理胡小波說:“我們以天翼雲眼、智能音柱等數智化服務,滿足村民美好的數字生活需要,以數字鄉村建設賦能紅軍湘江之戰紅色文化傳播,以信息化服務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如果說葡萄是“致富果”,那麼甘蔗可以說是“甜蜜果”。廣西是全國最大的糖料種植基地和食糖主產區,其糖料蔗種植面積和食糖產量連續多年佔全國60%左右。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廣西來賓市一處甘蔗林,詳細瞭解甘蔗良種繁育技術要領,同蔗農、農機手和農技人員親切交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西是我國蔗糖主產區,要把這一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爲保障國家糖業安全、促進蔗農增收致富發揮更大作用。總書記祝願鄉親們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甜蜜。

“一根甘蔗兩頭甜”,一頭連着蔗農,一頭連着製糖企業。近年來,廣西實施製糖企業戰略重組和產能整合,推進製糖生產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廣西電信加快5G、千兆光網等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農村和邊境地區通信網絡質量,讓各族民衆共享數字新生活。

在總書記調研走過的來賓市,種植了67畝甘蔗的興賓區鳳凰鎮 蔗農莫崇虛嚐到了智慧種植的甜頭:“通過平臺控制的滴灌設施,改變了過去‘望天吃飯’的生產種植方式,確保了旱澇保收。”該鎮“90後”的餘才庫是新時代的“新農人”,大學畢業後,他返鄉繼承父業,通過現代農機代管蔗田面積超萬畝,擁有農機裝備50多臺(套),爲周邊蔗農提供高效專業的機種機收服務。他 “一機在手,遙控四方”:甘蔗種植戶微信羣、農機駕駛員微信羣、機修羣以及各種臨時任務羣……信息溝通、訂單預約、任務佈置、支付結算,每日手指輕點,諸事搞定。

來賓市待收割中的甘蔗林。陸虹妃 攝

“在數字基礎不斷夯實的沃土之上,一個個懂農業、會技術的 ‘新農人’正在茁壯成長。看到這種景象,頓時就覺得電信人的付出都值了。”中國電信來賓分公司網絡工程師孔德文感慨萬分。

數智賦能鄉村振興,廣西鄉親們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甜。

在廣西電信建設“智慧三江·一城一網”的推動下,在侗族村寨、風雨橋畔、鼓樓坪上,數字技術繪就侗鄉大美畫卷。在美麗侗鄉三江侗族自治縣,集智慧康養、慢性病管理、數據採集分析、預警推送等八大板塊的數字衛健系統,已延伸至15個鄉鎮、160個行政村、155個衛生室,覆蓋約32萬人羣;“數字校園管理平臺”覆蓋15個鄉鎮的中心校;“三江智慧綜治”平臺,實現了公共場所、主要道路人行道、交叉路口全覆蓋……

三江程陽橋風景區熱成像時刻緊盯侗寨木屋建築安全。鄭波 攝

河池市天峨縣八臘瑤族鄉甘洞村依託電信的雲計算、5G、物聯網等技術,建設了包含智慧黨建、政務公開、智慧大屏等20多種場景化應用的數字鄉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以“3個界面(智慧大屏+數字電視+小翼管家App)+3大場景(鄉村治理+雲廣播+數字電視)”的業務形態,實現村級治理數字化。

在柳州柳城縣,數字賦能讓“治水”變“智水”。廣西電信爲集中供水500人以上的單位和鄉鎮自來水廠建設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在線監測系統,已建設55個水質監測設備,監測數據接入自治區政務雲中的廣西衛生監督執法管理平臺及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實現數據共享,打造“民心工程”。

電信員工爲愛善現代農業莊園安裝智能控制設備。廣西電信供圖

在田林縣利周瑤族鄉愛善現代農業莊園,中國電信聯合深圳光明區打造的數字化種植平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應用,實現葡萄種植標準化、數字化、可視化,氣象情況、種植分佈、大棚監測、蟲情監測以及大棚內的空氣溫度、溼度、土壤熵情等各項數據一目瞭然,實現雲上農事管理、病蟲害識別、自動化控制、農業溯源、雲監控等農業信息化應用。

恭城瑤族自治縣的羣衆盛行“打油茶”,特色油茶產業帶動了當地的茶葉種植、加工以及農文旅的融合發展。廣西電信加快5G在農村延伸覆蓋,爲茶農、油茶產品直播帶貨提供網絡支撐服務,5G手機成爲“新農具”,瑤族姑娘化身“新農人”,日子越來越紅火。

中國電信優質網絡加持恭城瑤鄉茶場春季直播。藍豔芸 攝

興安縣華江瑤族鄉龍塘寨,以“民族團結+紅色旅遊”的發展思路,發展成爲一個村美、民富的“中國紅寨”,5G、千兆光網等信息化設施進村入戶,爲當地的紅色文旅發展加“數”,讓越來越多的回鄉創業者堅定發展信心。

持續完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次赴廣西考察,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創新示範基地、企業等,爲廣西高質量發展定向指路——

在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總書記強調“構建富有吸引力的創新生態系統”;

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總書記指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總書記叮囑“發展特色產業是地方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大實招”;

在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總書記強調“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不斷提質、降本、增效”;

牢記殷切囑託,凝聚電信力量。近年來,廣西電信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持續完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數字廣西”發展底座,以創新之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南寧,廣西電信充分發揮自身雲網融合優勢,依託企業上雲服務、物聯網、5G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以天翼視聯、天翼物聯等專業平臺爲核心載體,實現與科技企業系統的終端互聯、平臺對接及數據共享。實現雲眼、AI算力、可燃氣體監測等終端互聯、告警信息互通。通過構建以“連接+算力+能力”爲核心的開放型生態系統,實現全市應急平臺一屏多管。通過SD-WAN技術解決企業國際貿易和跨境直播等場景。多家企業的社交媒體平臺推廣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廣告投放的轉化率和點擊率均有所上升。爲企業提供全方位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在數字經濟浪潮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共同推動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建設邁向新高度。

電信智慧工程師爲南寧市萬兆光網家庭體驗用戶測試網速。黃禎光 攝

作爲國內首家發佈5G遠程遙控控制技術的廠家,近年來,廣西工業“名片”的柳工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目前5G遠程遙控車已實現從裝載機到挖掘機、一對一到一對多平臺、不同車輛、不同車型的智能遠程遙控。智能製造已經融入柳工生產的各個環節,釐米級精確定位、360度環繞感知、雲平臺實時監控,一臺無人駕駛電動裝載機24小時自主作業,運行流暢裝卸偏差不超過10釐米……中國電信柳州分公司總經理張彧介紹,在柳州市多家龍頭企業的5G智能工廠,新一代信息技術,從生產現場監測、智能物流等環節深入滲透智能質檢、遠程操控、協同作業等核心控制環節,數字技術賦值工業生產效應逐步顯現。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實現全流程的產業服務及商業模式創新,爲這座老牌工業城市探索轉型升級之路注入澎湃動力。

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智能製造車間。鄭波 攝

柳州螺螄粉從地方小吃成爲銷售收入達數百億元的全產業鏈大產業,離不開廣西電信網絡的賦能加持:農業生產土壤水質水位監測、酸筍醃製過程監測、袋裝生產線實時檢測掃碼……覆蓋全市袋裝螺螄粉原材料溯源、日產量、市場供需等6個場景約30個類別的大數據可視化平臺投入使用,實現以5G、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和手段,規劃設計的全產業鏈大數據應用和運營新模式,爲柳州袋裝螺螄粉產業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廣西電信爲糖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關鍵支撐,通過提供穩定高速的網絡保障,助力“來賓糖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實現在線採集公共數據、遠程傳輸生產信息、平臺聯動農資採購與專家技術指導,蔗農依託平臺獲取種植建議、天氣預警、農資報價等信息,製糖企業則實現了設備聯動與自動化控制。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廣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發揮自身優勢,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努力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爲,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

背靠大西南、牽手粵港澳、毗鄰東南亞,區位優勢獨特的廣西,持續推進向海產業壯大、向海通道建設、向海開放合作等六大專項行動,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臨港產業。作爲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項目預計建成通航後,平陸運河將成爲中國西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平陸運河建設調度指揮中心的數字孿生平臺。黃禎光 攝

2024年,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做好西部陸海新通道運河項目建設的重大部署,廣西電信高質量完成項目工程建設指揮部相關工作任務,共計投入工程管控、施工、監理7500人次,完成各類光纜布放3046皮長公里,布放各式管道光纜152皮長公里,提前全面完成運河沿線鄉鎮河道通信線路臨時遷改工作,並按時序穩步推進欽州城區段5座大橋通信線路過江布放及割接工作。爲運河全線施工隊伍提供及時的信息服務支撐,以強大的網絡賦能運河集團建設“數字孿生運河”,保障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平陸運河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廉潔工程建設。

增強海上信號覆蓋,服務向海經濟。廣西電信 供圖

爲深入貫徹自治區政府關於“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決策部署,廣西海事局聯合廣西電信在充分利用5G、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啓動了北部灣港“陸海空天”一體化海上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體系項目各平臺建設。據廣西海事局工作人員表示,該項目深入推進後,海上通信效率較以往提升了63%,尾氣及油污監測面積增加了5倍以上,航道巡邏執法效率和範圍也較以往提升超過50%,織牢海上交通運輸的安全之網。

“數智”賦能北部灣港欽州碼頭吊裝作業。欽州碼頭公司

作爲全國智慧港口建設的“欽州樣板”,廣西電信與北部灣港欽州碼頭公司門機系統數據5G回傳項目,成功突破了港口複雜環境下的網絡布放難題,實現了高清視頻監控和CMS數據的高效回傳,並在5G“比鄰”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和優化5G定製網絡,爲欽州港在生產調度、數據回傳、高清視頻監控等方面的智能化應用提供強有力支持,大幅提升港口作業效率和調度靈活性。

牢記殷殷囑託,勇擔時代重任。廣西電信表示,未來將紮實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數字基礎設施賦能作用,爲高質量數字經濟、高品質數字社會全力以赴鋪 設“數智路”!(黃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