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需求持續釋放 “反內卷”下民航效益能否提升?
中經記者 莊靈輝 盧志坤 北京報道
暑運需求持續釋放疊加颱風影響消退,民航客運量持續上漲。
日前,多方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27日,全國機場累計客運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同比均有所增長,境內航線累計客座率增至84%以上,同比微增。不過,截至7月27日,境內航線平均票價同比仍有所下降。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中國民航局近期多次部署民航領域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工作。結合今年暑運期間供需情況,業內對今年暑運民航效益提升預期有所增加。
“預計2025年暑運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速較上半年有所放緩。今年暑運,我們對全民航增速預期不高,但對效益提升抱有一定期望。”飛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數據分析機構CADAS分析師李卓峻認爲,今年暑運實際運力增速將略低於需求增速,供需關係同比有望得到改善,預計國內航線平均票價將同比上升。
運量持續上揚
在臺風影響消退及需求持續釋放下,今年暑運民航客運量持續增長。
根據飛常準提供的數據,今年7月21日—27日,全國民航周執行客運航班11.5萬班次,日均1.64萬班,環比增長2%,同比2024年增長5%,同比2019年增長15%;周運輸旅客量1653.0萬人,日均236.1萬人,環比增長3%,同比2024年增長5%,同比2019年增長22%;客座率84.6%,環比基本持平。
另據CADAS交通大數據,今年7月21日至27日,全國機場完成客運起降22.4萬架次,環比增長1.9%,同比增長4.8%;完成旅客吞吐量3275.8萬人次,環比增長2.4%,同比增長4.0%;平均執行率92.8%,平均客座率84.6%。
此外,截至今年7月27日,全國機場累計客運起降597.0萬架次,同比增長2.5%;累計旅客吞吐量86209.4萬人次,同比增長4.8%。
7月21日—27日,浦東、廣州、首都機場客流量位居全國前三。颱風“韋帕”影響逐漸消退,珠海機場客流量環比增長16%,深圳機場客流量環比增長15%,均顯著回升,其餘千萬級機場客流量環比普遍小幅增長。
相比去年同期,千萬級機場中,溫州、福州、廈門機場客流同比增速位居前三,同比增幅分別爲32%、30%、10%。
今年民航暑運時間爲7月1日—8月31日。對於今年暑運市場,業內認爲供應增速或將低於需求增速,供需關係同比有望得到改善。
“銷售數據顯示,2025年暑運期間,每週將有162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國內、國際及地區航線上投放12.41萬個航班,較2024年暑運平均每週航班量增長約7.3%。”李卓峻表示,考慮到天氣和收益導致航班取消、實際運力現狀,以及國際佔比提升導致架次增速低於飛行小時增速,預計2025年暑運全民航客運航班起降195.97萬架次,同比增長2.3%。其中,國內客運航班起降181.27萬架次,同比增長1.6%,國際地區客運航班起降14.70萬架次,同比增長11.5%。
“按照與全年增速同樣的預測邏輯,參考2025年春運、‘五一’以及淡季的增速與結構變化,預計2025年暑運全民航旅客吞吐量2.97億人次,同比增長4.9%,生產量增速總體可能低於上半年累計增幅。”李卓峻預計,2025年暑運國內旅客吞吐量2.72億人次,同比增長4.2%;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2543.2萬人次,同比增長12.0%。
效益提升預期上漲
民航客運量持續增長同時,國內航線平均票價同比仍有所下降。
根據飛常準提供的數據,今年7月21日—27日,國內航線平均票價(含稅)爲956.5元,環比下降3%,同比2024年下降11%;國內航線平均座公里收益爲0.540元,環比下降2%,同比2024年下降12%。
另據CADAS交通大數據,今年7月1日至27日,境內航線平均票價爲964元,同比下降8.1%;境內航線座收0.541元,同比下降8.1%。
6月26日,中國民航局召開電視電話會,專題部署民航領域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工作。不久前,2025年全國民航年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對於下半年民航工作,中國民航局相關負責人提出,要加快構建民航領域統一大市場,綜合整治行業“內卷式”競爭。
中國民航局近期多次部署整治行業“內卷式”競爭工作,疊加行業供需情況,業內對今年暑運期間民航效益提升預期有所增加。
“2025年暑運期間,國內航線在售平均票價爲1079元,同比2024年暑運上浮3.5%。”李卓峻表示,2025年暑運國內航線票價總體跌多漲少,但預計總體均價將小幅高於同期終值。
“當前在售數據顯示,2025年暑運在售航班比2024年暑運高7.3%。”李卓峻認爲,考慮到國內航司實際可用運力增長有限,疊加國際航線恢復導致的航程變長,實際運力增速略低於需求增速。在此背景下,預計2025年暑運民航供需關係同比將有所改善,國內航線平均票價同比將上升。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