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億元C輪融資落地,武漢、嘉興國資聯手投了TCL孵化的“未來獨角獸”

《科創板日報》2月26日訊(記者 餘詩琪)武漢跑出一家工業互聯網“未來獨角獸”。

日前,武漢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創東智”)宣佈完成數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光谷金控集團旗下光谷產業發展基金領投,光谷產投、長江創投、嘉科產投等多家機構參與。

格創東智成立於2018年,是TCL集團孵化的工業互聯網公司,主要服務於泛半導體行業客戶。公司創始人兼 CEO 何軍目前任TCL 集團副總裁,在通信及半導體行業積累深厚,曾是思科大中華區首席戰略官。

前兩輪融資,格創東智得到了雲鋒基金、上汽集團旗下恆旭資本等產業投資方的關注。 這輪新融資則得到了武漢和嘉興的國資加持。其中,領投方光谷金控集團以及光谷產投都是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國資平臺。

《科創板日報》記者瞭解到,在本輪融資前,格創東智已經在武漢光谷落地,2019年開始入駐,截至目前幫助了600多家武漢製造企業完成深度智能化改造。2025年初,格創東智總部正式遷入武漢。

AI是格創東智現在重點佈局的方向。本輪融資資金在推動公司主營業務拓展之外,主要用於加速收購國內外工業AI和工業大模型等工業智能生態企業,推動公司聚焦AI及大模型技術的工程化應用與商業化服務創新,加快圍繞AI技術深化、半導體深水區賦能、工業智能生態融合等三大方向深化佈局。

公司CEO何軍曾表示,AI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生產工具或研發技術,而是一場全方位的革命,它將深刻影響製造企業的每一個環節,並計劃在下個月發佈格創工業AI垂域大模型。他稱,該模型吸取了20多個行業的數據,未來將應用於智能工廠,在研發、設備、生產、品質、供應鏈、能源管理及智能工廠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生產效率。

在武漢的佈局裡AI同樣是重點。何軍認爲,場景正是武漢發展人工智能獨有的“富礦”,垂域或垂類大模型在武漢水土上有望產生極強的複製推廣性。

當前,格創東智已將AI技術與數十款自研工業軟件和智能設備深度融合,通過雲原生和微服務架構重構工業軟件;用AI縮短一線工程師的學習成本,減少系統集成開發成本;並基於AI加速設備嵌入式系統間的跨系統融合與數據分析,從自研階段將工業軟件的開發能力和數據智能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