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給日韓!臺灣老年人工作率僅9.9% 專家揭3關鍵:不是因爲有錢

臺灣邁向超高齡社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尤其老年勞動參與率偏低,是一大隱憂,財經作家遊庭皓在臉書發文指出,臺灣65歲以上高齡族羣的勞動參與率僅爲9.9%,遠低於南韓(38.3%)、日本(25.7%)及新加坡(31.5%)。他認爲,這並非反映臺灣老年人退休生活悠閒,而是深層的就業結構與文化問題所致。

遊庭皓分析,臺灣職場仍存在明顯的年齡歧視,許多55至60歲的中高齡勞工往往被迫提前退休。此外,現行社會保障制度以退出勞動市場爲設計前提,勞保年金制度更激勵勞工提早請領,缺乏鼓勵高齡者持續工作的誘因。

遊庭皓進一步指出,文化觀念同樣是影響高齡勞動參與的重要因素。臺灣社會普遍將退休視爲「安享生活」的象徵,家庭也傾向讓長者退出職場、照顧孫輩或投入休閒活動,這使得高齡勞動力的供給進一步受到壓抑。

相較之下,日本透過推行再就業制度及發展銀髮產業,成功讓高齡者成爲經驗與勞動力的重要補充。遊庭皓強調,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年輕勞動人口不斷減少,若要維持經濟活力,政府與企業應積極推動法規改革、改善職場文化,並透過技能再教育,協助65歲以上族羣重返勞動市場。

政府則推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於2020年底上路,推出包括五十五Plus就業獎勵及繼續僱用獎勵,目標是每年協助12萬中高齡者就業,以2028年中高齡勞參率達70%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