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結合”織密生命“防護網”

本報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馬穎穎)暑假期間,如何讓孩子們既能親近滋養城市的漢江,又能遠離溺水風險?記者日前從湖北省丹江口市教育局獲悉,該市創新實施“疏堵雙軌”策略,在築牢水域安全防線的同時,積極開闢安全親水渠道,織密青少年生命“防護網”。

面對市民強烈的親水需求與野泳隱患並存的難題,丹江口市政府精準施策,將“堵風險”與“疏需求”巧妙融合,在滄浪彩虹橋畔建成6萬平方米的漢江天然游泳場。這片水域不僅是市民期盼已久的“清涼地”,更是安全管理的“樣板間”。

這片水域被科學劃分爲深淺區,配備專業救生團隊、完善醫療點及安保力量,公安、保安定時巡邏,沙灘、更衣室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每日16時至20時免費開放,惡劣天氣堅決關閉,非開放時間嚴格管理。游泳場入口明確標識,對電動車入場路徑及攜帶救生裝備作出硬性要求。

“以前總擔心孩子偷跑去野泳,心總是懸着。現在有了這片專業場地,救生員時刻在崗,規則清晰,我們更放心帶孩子來安全玩水、學游泳了。”市民李女士說。

在築牢市級安全親水主陣地的同時,丹江口市教育局主動將“疏”的觸角深入城鄉。“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普及性培訓,讓儘可能多的孩子掌握這項‘保命技’。”丹江口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2日 第02版

作者:記者 程墨 通訊員 馬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