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前九月新契約保費7,393億元、年增近27% 投資型買氣續夯
壽險公會16日公佈壽險業2025年前九月保費收入,新契約、續年度與總保費收入持續維持正成長。 聯合報系資料照
壽險公會16日公佈壽險業2025年前九月保費收入,新契約、續年度與總保費收入持續維持正成長。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加計負債)爲7,393.6億元,年增26.8%;續年度保費1兆1,850.8億元,年增2.5%;總保費收入1兆9,244.4億元,年增10.7%。
壽險公會指出,就新契約保費而言,壽險5,087.3億元佔新契約保費的68.8%,年增30%;傷害險120.9億元,佔1.6%;健康險329.9億元佔4.5%,年減6.3%;年金險1,855.3億元佔25.1%,年增27.5%。
壽險公會分析,傳統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3,940億元,較去年同期3,067.1億元增加28.5%;傳統型年金險新契約保費收入44.6億元,較去年同期35.1億元增加27.3%。而美國聯準會(Fed)9月宣佈降息1碼至 4.25%,基準利率仍維持相對高檔,市場預期年內仍有降息空間。整體而言,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四大因素,第一,受惠於新臺幣升值,帶動美元利率變動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成長;第二,壽險公司推出美元固定利率養老保險新商品,鎖定固定利率給付特性,以因應利率波動環境;第三,因應逐步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壽險公司持續推動合約服務邊際(CSM)較高、資本效率較佳的分紅保險商品;第四,增加美元保單部位有助壽險公司平衡資產負債、降低避險成本及匯率風險,進一步提升相關商品銷售。因此2025年前九月整體傳統型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4,435.6億元,較去年同期3,566.3億元,年增24.4%。
投資型保險商品部分,投資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1,147.3億元,較去年同期846.3億元增加35.6%;投資型年金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含負債)1,810.6億元,較去年同期1,420.2億元增加27.5%。整體而言,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壽險公司持續與銀行及投信通路合作,透過壽險的保險保障結合銀行的理財服務及投信的投資專業,滿足民衆多元化的投保需求,並推出投資型保險新商品,帶動整體銷售表現。因此,2025年前九月整體投資型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含負債)2,958億元,較去年同期2,266.5億元,年增30.5%。
以三大通路來看,在新契約保費7,393.6億元中,壽險公司本身行銷體系3,067.2億元佔41.49%;銀行通路3,019.3億元佔40.84%;傳統保經代通路1,306.9億元佔 17.68%。若以險種資料來看,投資型保險銀行經代保代通路與壽險公司之比率約爲0.53:1,而傳統商品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仍以壽險業自己銷售爲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