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現金股利回溫 五家今年發放近200億

壽險發放現金股利狀況與條件

壽險爲接軌IFRS17少發現金股利,此情況今年回溫。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9日指出,2024年壽險稅後純益2,992.14億元,今年覈准五家壽險發放現金股利,包括富邦人壽150億元、凱基人壽25億元、安達人壽的10.6億元、合庫人壽5.78億元、遠雄人壽5.42億元,金額共196.81億元,擺脫了2023、2024這兩年都只有一家發現金股利的窘境。

壽險業自2023年起,就難發出現金股利。因2022年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與俄烏戰爭,帳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全年稅後純益下滑到1,461億元,多家壽險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依保險局要求,重分類債券的跌價缺口扣除其他權益正值後,全數提列特別盈餘公積,致後續二年壽險業難發出現金股利。

去年壽險公司賺了近3,000億元,好不容易有現金股利可發放,卻又受到新臺幣強升的影響。壽險業本就有接軌壓力,再加上匯損影響頗大,原本今年要發放股利的臺壽於是決定,將股利留下來充實接軌所需資本。

蔡火炎說,壽險業不是想發就可發現金股利,而是要經金管會覈准。能不能發現金股利,主要會看公司的財務業務健全度,保險局每年內部簽報的審查原則並非僵固不變,都有些許調整。一家壽險公司能否上繳現金股利給股東,主要看七項:一是看公司的清償能力、財務業務健全性、二、準備金與負債公允價值要具備適足性、三、公司最近年度與半年度的淨值資產比率(淨值比),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後淨值比要能夠比法定標準3%高。

四、資本適足率RBC的要求部分,扣除掉髮放的現金股利後RBC要達到250%;五、公司損益的主要來源是否來自經常性獲益、資產負債配置的妥適性、盈餘分配的合理性、六、商品結構有無潛在流動性問題、七、其他是否有礙健全經營業務之虞。

明年接軌新制後,蔡火炎說,壽險業的現金股利怎麼發放,保險局有草案與壽險公會討論,目前還在做最後研議,且會進行差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