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損自行承擔!北京、深圳、蘇州、重慶、寧夏等多地發佈風險警示!

穩定幣概念自6月底走熱以來,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火熱的市場情緒下,一些不法分子趁機發行或炒作以“穩定幣”“RWA”爲噱頭的投資項目用以進行非法集資。近日,多地監管機構接連發布風險提示,鄭重提示消費者警惕非法集資風險。

7月15日,河南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發佈風險提示表示,監測發現,一些不法機構以“金融創新”“數字資產”等爲噱頭,利用社會公衆對穩定幣等認知不足的特點,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誘導社會公衆參與交易炒作,擾亂經濟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資、賭博、詐騙、傳銷、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危害社會公衆財產安全。

河南省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工作機制辦公室提示,此類不法機構未經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不具有公開吸收公衆存款的資質。穩定幣並不是投資或投機的工具。依據《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規定,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行爲,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請廣大羣衆增強理性投資意識,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避免上當受騙。

7月14日,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發佈《關於警惕以穩定幣等名義從事非法金融活動的風險提示》稱,一些不法機構假借“金融創新”“數字貨幣”“數字資產”“區塊鏈技術”等名義,通過發行或炒作以上述新型概念爲噱頭的投資項目等方式吸收資金,承諾高額回報,誘導社會公衆參與交易炒作,極易異化爲非法金融活動,滋生非法集資、非法經營、詐騙、傳銷、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爲,侵害公衆合法利益,擾亂經濟金融秩序。

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提示,請廣大社會公衆自覺抵制遠離非法金融活動,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承諾,樹立理性投資理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守護好“錢袋子”。若發現相關機構以投資穩定幣等名義從事非法集資行爲,請及時向屬地處置非法集資牽頭部門或公安機關舉報。

記者梳理髮現,7月以來,北京、深圳、蘇州、重慶、寧夏等多地金融管理部門、行業自律組織等紛紛發佈風險警示公告,鄭重提示未經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的機構,不具有公開吸收公衆存款的資質。編造所謂的“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投資項目,公開宣傳並吸收公衆資金的行爲是違法行爲。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非法集資中獲取經濟利益;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

值得注意的是,7月9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文梳理了利用“虛擬貨幣”“數字資產”“穩定幣投資項目”進行非法集資項目的五大特徵:

一是資質缺失。這些機構或個人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批准或備案,不具備面向社會公衆吸收存款、銷售理財產品或發行證券的合法資質。

二是概念包裝。利用“穩定幣”“去中心化金融(DeFi)”“Web3.0”等新興、複雜概念進行包裝和炒作,故意製造信息不對稱,迷惑投資者。

三是虛假承諾。普遍存在誇大宣傳、虛假承諾,如“穩賺不賠”“高額固定收益”“保本付息”等,利用公衆追求高收益的心理。

四是資金池運作。其運作模式往往依賴於吸收新投資者的資金來維持運轉或支付前期投資者的收益,一旦資金鍊斷裂或項目方跑路,投資者將面臨本金無法收回的巨大風險。

五是風險外溢。此類活動極易演變爲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經濟金融秩序,侵害人民羣衆財產安全,損害社會誠信基礎。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呼籲消費者務必認清本質,高度警惕任何承諾高額回報、保本付息的投資項目,牢記“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

本文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杜肖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