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 賴清德:貫徹保衛海疆決心
總統賴清德主持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記者劉學聖/攝影
海洋委員會艦隊分署第一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今天在高雄臺船廠區舉行,總統賴清德致詞強調,面對中共持續灰色地帶侵擾,遠洋巡護船將展現國家對公海巡護及保衛海疆決心,確保主權及漁民安全,也再次國際社會傳達,臺灣身爲國際負責任一員,不僅遵守國際漁業規範,將實踐海洋永續承諾。
賴清德指出,今天巡護船舉辦安龍典禮,代表國艦國造持續展現成果,海巡實力更上一層樓,他提及4年前爲打擊不受規範的漁業行爲,政府編列191億元,支持海委會籌建海巡遠洋巡護船發展計劃,2022年起10年內打造6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期望明年9月達成首艘巡護船交船里程碑,強化公海遠洋巡護任務,持續與國際接軌。
賴清德表示,這艘首次採用油電覆合式推進系統,每次航程可繞臺灣30圈,續航力大幅提升,讓海洋巡護執行任務範圍更廣更遠,後甲板平臺空間可依任務不同運用,如運載大量救援物資、沿岸多功能艇、無人機執行海洋巡護任務,亦可支援離島物資運補,提升漁業執法及海上人道救援能量。
賴清德強調,推動國艦國造政策不會停下腳步,落實國防自主、實現在地供應和自主產製,持續提升國防及海巡力量,「我這次親自出席也代表國家政策一定會貫徹到底」。
賴清德最後提及尤其面對中共持續不斷灰色地帶侵擾,他呼籲海巡同仁在第一線英勇守護海疆,執行任務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並希望海委會繼續如期完成後續艦艇打造計劃,讓臺灣海疆安全、民主永續。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說,首艘巡護船並未受預算刪減影響,明年可如期交船,未來6艘遠洋巡護船噸位大、耐海性、功能更強,護漁遠到北太平洋涵蓋臺灣所有的臺灣遠洋漁船,救難量能也有助其他周邊印太海域國家,展現海巡外交,發揮平安、治安、國安「三安」任務。
臺船董事長黃正弘說,服役中的海巡巡護船有4艘,服役均超過13年以上,隨着新造6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逐年汰除舊船,首艘遠洋巡護船去年開工,預計今年10月下水,明年8月11日交船。
臺船說,新型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噸位提升到3000噸排水量以上,長度100公尺以上、最大船寬16.5公尺、船深8公尺,全船採鋼質結構,滿載排水量約5000噸,船上執法武器水砲、高壓水槍,另外機槍升級中科院研製20機砲遙控砲塔,達成巡護船警告、驅離和戒護任務。
另,遠洋巡護船增加具備拖帶海巡署現役4000噸級同型艦能力及模組化貨櫃設計,讓新型高緯度遠洋巡護船成爲多功能船艦,除可執行遠洋巡護任務與承擔臺美海巡聯合演訓重任,更可支援東沙與太平島油料物品運補工作。
據瞭解,賴總統也關切海鯤號海測情形,臺船4月起先進行空船海試,從10米慢慢下降測試至50米,再搭載魚雷系統進行進階海試,預計4至10月都是海測期,並於11月如期交船。
海洋委員會艦隊分署第一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今天在高雄臺船廠區舉行,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
總統賴清德今天主持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記者劉學聖/攝影
總統賴清德主席主持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記者劉學聖/攝影
左起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總統賴清德、臺船董事長黃正弘出席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記者劉學聖/攝影
左起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總統賴清德、臺船董事長黃正弘出席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龍典禮。記者劉學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