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週年/貫徹「有錯改、有罪罰」 賴清德高道德肅清攘外加安內
▲總統賴清德。(圖/記者屠惠剛攝)
總統賴清德520執政將滿一週年,回顧這一年來的政治環境,朝小野大的局勢,讓立法院成爲主戰場,朝野對立加劇,甚至有股暴戾之氣;而國際局勢也千變萬化,中共解放軍軍演常態化,兩岸關係愈趨緊張。《ETtoday新聞雲》彙整了賴清德這內外交迫的一年,從國會、內閣、國防到兩岸,一次讓讀者瞭解,這一年到底發生了哪些事。
記者杜冠霖、陳家祥/臺北報導
政壇發跡多年,「鐵腕」一詞幾乎與賴清德畫上等號,上任總統後也不改作風。回顧這一年,賴清德「斬立決」的處事態度並不侷限政黨色彩,不說在野黨,哪怕是黨內接班人才、資深黨工都照砍不誤。這一年來,民進黨接連發生助理費案、共諜案等爭議事件,賴爲此提出黨公職三親等不得任助理,還推出「賴17條」填補國安漏洞。具體而言,就是攘外安內同時並進。
賴清德形式風格強悍、政治性格外顯,從臺南市長任內可以堅拒到市議會就可看出。如今到了更高的位子,對國家機器、對黨內的管理,更是如此貫徹。競選總統期間,自歐美而起的Metoo浪潮終於卷向臺灣,有不少黨籍民代涉入,當中更不乏備受期待的政治新星或黨內大老,即便可能衝擊選情及黨內接班梯隊,賴清德依然「斬立決」毫不容情,涉案黨工或處置不當的上司捲舖蓋走人,多數人或轉趨幕後、或就此離開政壇,幾乎政治生命就此終結。
俗話常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但這對高道德標準的賴清德來說不成問題,上任一年來,「肅貪」力道一次比一次重,不分藍綠白、從鄉代到縣市首長,多位公職人員因涉貪遭到查辦,其中最多的正是「助理費案」,親如嫡系的林宜瑾、資深立委林岱樺等,黨內培養已久、未來有望更上層樓的民代也因涉案遭調查,助理費案層出不窮。爲此,賴清德選擇從黨內做起,下令「配偶、三親等不得任公費助理」強硬做法引起基層不小反彈。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圖/記者屠惠剛攝)
賴清德要求黨內民代比照公務人員,「配偶、三親等不得任公費助理」並給出半年寬限期,政策一出,黨內評價正反兩極,有中常委認爲如此鐵腕改革,可以真正根除舞弊後患,即便是政敵,也難再質疑賴廉明吏治的決心;但也有民代公開重話反對,直言此舉本末倒置,「助理費問題的本質,是有人使用人頭冒領助理費,還是因爲親屬擔任了助理?少數幾個人涉入助理費案件,涉案人又是親屬,就禁止任用三親等當助理,邏輯上實在是太過牽強。」不少地方基層更是敢怒不敢言,私下頗有怨懟。
就有民代舉例,某縣市有個民進黨議員,無論是選民服務還是政府監督都做得十分出色,連同縣市國民黨樁腳、民代都是讚譽有加。他有家人在當他的助理,全家都爲了他的政治事業認真工作,深怕哪邊選民的陳情服務做得不好,下次掉票。何況民進黨民代助理工作量龐大、血汗出名,要找能如此配合的人,不用自己的家人,根本很難找到人。
助理費案後不久,民進黨內又爆發共諜案,多位黨內助理與府方幕僚遭到中共吸收、探取情報,對於標榜反共的民進黨無疑是一大傷害。
賴清德爲此也在一次中常會上說出重話,「民進黨被滲透也不是從今天才開始,大家可以看看,有多少之前的黨公職,在卸任後,對國家主權的立場大轉變,就可瞭解」。他認爲,這種忘卻民進黨價值精神、爲私利出賣國人的行爲,應該受到黨紀嚴懲,以及法律最嚴厲的制裁與社會批判。
當時,賴清德也提出三點作法,包含黨公職、黨工出入中港澳要事前報備、事後報告;定期課程與講座協助黨公職強化國安意識;針對黨籍立委及議員助理,訂定相對應機制。事發後,多位黨公職也開始調查助理平時出國去向等等。
▲日前發生總統府憲兵帶學弟當共諜情事。(圖/記者黃哲民攝)
事實上,共諜案、假訊息認知作戰、境外勢力襲擾一直存在,且隨着科技發展與網路社羣崛起,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整體的氛圍或是力度都越來越強。「賴17條」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出,一定要做出一些應對的防範手段,纔不會肆無忌憚。
舉例來說,宮廟文化長伴國人的成長與生活,甚至是橫跨兩岸乃至華人圈的集體信仰,但這類宗教活動近年來卻成爲中共統戰手段的一環。對岸鼓勵宗教交流,認爲這類的認同情感會是推進和平統一的重要利器,這也是賴清德這次提出17項因應策略的重要原因。
走過蔡英文時期8年的戰略模糊時代,賴清德在上任後對中國的態度一次比一次強硬,儘管外界抱有疑慮,但這也切實反映出國際局勢的變化,與臺灣身處中國擴張野心最前線的不得不。面對中國日趨嚴重的滲透攻勢、區域侵擾,「賴17條」不僅是整肅國安漏洞,更向國際社會與友人展現態度。
有官員分析,「賴17條」只是要把底線畫清楚,「譴責的是行爲、沒有譴責人」,該宣示不代表要阻止交流,臺灣從來沒有要斷掉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或是小三通,而是遏止境外勢力的利誘侵擾,嘗試「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在法制面方面,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爲強化國安機制,應檢視公務員忠誠查覈措施是否有精進或未落實執行問題。至於精進面向,行政院擬以接觸機密程度作爲未來檢討方向,以及思考是否入職後也要定期或不定期查覈。
民進黨團也提出國安十法,包含:反滲透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澳條例、國籍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國家安全法、國家情報工作法、資通安全管理法、陸海空軍刑法及刑法等修法,從嚴處理,攘外必先安內,徹底阻絕相關滲透作爲。
而雖然修法尚在規劃當中,但相關措施已陸續進行。知情官員指出,強化內部防衛意識是首要之重,尤其是面對外來威脅,在第一線的國軍絕對不能被滲透,因此針對「現役軍人」涉犯叛亂、泄密等軍事犯罪的刑事案件,政府規劃恢復軍事審判法,但政府也會落實維護軍中人權,不會讓修法影響到一般民衆。
另一方面,爲了確保特定工作領域必須具備的國家認同,對於擁有中國相關身分證件的情況,從事一些工作時就必須加以限制。官員強調,此限制並非新增,而是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就有相關規範,未來會加強法規執行,例如想要申請定居,就需要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或護照,表示對中華民國認同與忠誠。
官員強調,爲了強化內部防衛意識,這100多項措施與計劃中,也會着重執行對涉密人員特殊考覈與國家機密保護措施,並且先從行政院等中央機關開始做起,期望未來不論在政府部門或是立法部門,都能夠降低機密資訊外泄對於國家安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