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試點落地!鄭州中小學課後服務煥新升級
大象新聞·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許婷 晨陽
中小學課後延時服務,是落實“雙減”政策部署的一項校園民生工程。爲不斷豐富課後服務形式和內容,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鄭州市教育、科技、文旅、體育等8部門聯合出臺新政,探索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今年首批試點先行,2026年春季開學全市有序落地。
逐步完善中小學校課後服務體系
據介紹,“雙減”以來,全市義務教育課後服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得到羣衆普遍歡迎。但是,隨着這一校園民生工程深入實施,當前個別學校課後服務出現校內教師、資源不足,不能滿足部分學生髮展興趣特長需要等情況。
針對省會實際,市教育、科技、文旅、體育等多部門聯合出臺《鄭州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計劃通過遴選一批合規的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非學科機構參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豐富課後服務形式和內容,實現中小學校課後服務主陣地與校外非學科培訓優質課程資源有機銜接,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計劃到2026年全市中小學校課後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機制更加健全,學生學習更好迴歸校園。
堅持學生自主選擇、自願參加原則
爲規範鄭州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簡稱非學科機構)參與義務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學校)課後服務。
《方案》明確規定:新政堅持公益屬性、自願申報、公開公正、動態管理的原則,充分挖掘校外優質培訓課程,遴選一批科技、文化藝術、體育類等非學科機構參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含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必須堅持學生自主選擇、自願參加原則,學校和機構不得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參加。嚴禁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學校教育教學及課後服務活動。
今年試點先行明年有序落地
《方案》明確,新政實施計劃分三個階段實施。
其中,2025年7月-2026年1月試點先行。按照市內建成區、市開發區和縣(市)三個層面,確定惠濟區、經開區和新密市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工作試點區,其他非試點區縣(市)選擇區域內至少5所試點校,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方法步驟、日常管理、評估退出、安全防範和資金管理等。
2026年2月底,市教育局將適時召開試點經驗推進會,總結三個試點區工作開展情況,在全市範圍內推廣試點經驗,部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工作。2026年春季開學後,全市範圍內有需求的學校有序落地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工作,滿足學生課後服務需求。
2026年10月以後,各開發區、各區縣(市)要建立非學科機構參與課後服務工作長效機制,確保學校引進的機構是有資質、信譽好、質量高的非學科機構;要形成引入機構名單、服務項目及引進費用標準,加強日常監管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要健全第三方監管機制,通過家校共同監督的方式強化引入機構開展服務過程中的自律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掛鉤退出機制。
不得以引進非學科機構爲由取消政府免費課後服務
《方案》規定,政府提供的免費課後服務不能滿足學校及學生需求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引入非學科機構爲學校課後服務的有益補充,不得以引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爲由取消政府提供的免費課後服務。
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其辦學資質、企業信用信譽、從業人員執業資質、服務課程內容及質量、資金監管模式都需要嚴格“達標”。 按照計劃,首屆遴選的機構服務合同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其後可探索三年期限。
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工作開展後,非學科機構負責日常運營主體責任,學校負責監督管理責任,各開發區、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年度的評估監測及退出管理工作。
課後服務堅持公益屬性
《方案》明確,課後服務堅持公益屬性,引進費用標準要通過招標等競爭性方式確定,要明顯低於培訓機構在校外提供同質培訓服務的收費標準。
各開發區、各區縣(市)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引進機構所需費用按規定納入當地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需收取費用的,學校不得對收費加價、獲取收益,不得截留、挪用、擠佔。參與學校課後服務的非學科機構要與學校、家長簽訂課後服務協議書,且不得在協議書規定之外收費,不得委託家長(家委會)收費,要嚴格遵循學生或學生家長自願的原則,並建立事前告知制度,經學生家長同意後方可實施。
引入的服務項目開展前,學校要將服務課程內容、收費標準、交退費流程、投訴電話等予以公佈,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結合實際減免收費。
非學科機構不得參與學校學科類教學及服務
《方案》規定,非學科機構不得參與學校學科類教學及服務,嚴禁學校借課後服務名義與非學科機構聯合辦班。非學科機構及從業人員應服從學校各項管理制度要求,不得藉機招生宣傳、惡意在校招攬生源、擾亂學校教育教學和招生秩序等。學校要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齊開足音體美勞等課程,嚴禁以非學科機構提供的課程代替。非學科機構提供的服務課程應當由學生自主選擇、自願參加,學校及非學科機構不得過度宣傳和引導報名。
各開發區、各區縣(市)要對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工作實施監測指導,組織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工作調研,強化動態監測,層層壓實責任。各級各類中小學校不得私自引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非學科機構一旦被遴選爲進校服務“白名單”,不得轉包他人或機構。
來源:河南省教育廳、正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