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與汽車圈競相“擁抱”DeepSeek 特斯拉、小米等“按兵不動”
《科創板日報》2月19日訊(記者 唐植瀟)越來越多的手機、汽車廠商開始擁抱DeepSeek。
根據公開信息,主流手機品牌中,華爲、榮耀、OPPO、vivo、努比亞、星際魅族等多家國產手機品牌均已經官宣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此外,目前已有超過20家車企宣佈接入DeepSeek大模型,覆蓋智能座艙、語音交互、車控系統優化、AI運營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DeepSeek的“來勢洶洶”,包括小米、“蔚小理”、特斯拉在內,部分企業仍選擇自研大模型。
有業內人士認爲,國內手機品牌的自研大模型只是起到兜底作用,與第三方合作仍然是不錯的方案。“以車企爲例,DeepSeek可以快速提升智能座艙體驗,後期若被應用在訓練智能駕駛系統時,能降低數據訓練成本,提升訓練效率。”
手機廠商紛紛接入
自2025年2月5日起,國內主流手機廠商陸續接入DeepSeek大模型,爲用戶帶來AI助手的全面升級。
華爲率先推出小藝助手APP接入DeepSeek-R1 Beta版,於2月10日升級爲正式版,新增“聯網搜索”功能,讓小藝助手在知識庫時效性和對話流暢度上大幅提升,能滿足用戶如編程代碼生成等複雜語音提問。
榮耀則在2月8日正式接入,儘管初期因用戶激增導致服務器短暫擁堵,但升級後的DeepSeek-R1聯網版在多語言翻譯、文本寫作及實時問答等功能上,回答準確率平均提升15%,特定場景最高提升85%。
據悉,OPPO將在本月發佈的摺疊屏旗艦FindN5上首發搭載DeepSeek,用戶通過小布助手語音喚醒即可調用主打商務辦公場景。OPPO產品負責人周意保曾公開表示,通過雲端調用DeepSeek的方式,可以爲用戶提供更高效、更流暢的AI交互體驗。
努比亞將6710億參數的DeepSeek全尺寸嵌入系統,與多模態AI耳機等設備聯動,目前Z70 Ultra正在內測中。通過全尺寸內嵌DeepSeek-R1,努比亞Z70 Ultra可在星雲智能對話界面直接調用DeepSeek-R1,避免多入口帶來的繁雜操作。
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總裁、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倪飛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全尺寸內嵌的方式將其與星雲AI深度融合,更好地實現我們爲用戶提供價值,讓手機、耳機等AI生態產品成爲用戶的智能夥伴。”
此外,vivo也計劃在OriginOS系統深度融合DeepSeek,未來藍心小V將支持文案創作、圖片生成等高級功能,不過具體上線時間待定。
而星際魅族則在魅族21系列、Lucky08手機及StarVAR眼鏡等產品陸續接入,實現多終端聯動。
有觀點認爲,從成本角度來看,DeepSeek的開源特性是吸引衆多手機廠商的重要因素。廠商無需投入鉅額資金進行自研大模型,便能獲得頂尖 AI 能力,大大降低了研發成本。
Canalys研究分析師鍾曉磊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Deepseek降低了大模型的硬件開銷,讓端側大模型更加可用,雲端大模型成本更低。但手機作爲具備多種傳感器的移動設備,圖像、視頻等多模態的能力也至關重要,這是目前仍需解決的挑戰。”
傳統車企借力DeepSeek
手機廠商之外,近期共有近20家汽車廠商也積極跟進DeepSeek大模型,包括比亞迪、吉利、極氪、上汽智己、寶駿、長城、廣汽集團、一汽奔騰、零跑汽車、北汽、長安、smart、東風嵐圖等等。
其中多數車企希望將DeepSeek應用於智能座艙,優化智能座艙的語音交互,快速調用車載功能,還可基於車內外場景主動分析用戶潛在需求,提供個性化推薦與主動服務,如調節車內溫度、播放音樂、導航、主動調整座椅位置等。
此外,汽車智能駕駛上游陸續也有企業宣佈支持DeepSeeK大模型,芯片企業包括華爲昇騰、愛芯元智、地平線、芯擎科技、英偉達等,智駕方案提供商包括當虹科技、東軟集團、億咖通、商湯科技等。
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當虹科技表示:“DeepSeeK-R1的推出,汽車成爲重要智能體載體,R1本地部署要求大幅降低,低成本、高性能AI Agent與座艙結合,顯著提升人車智能交互體驗的同時,能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未來有望成爲智能座艙的發展新趨勢。”
華福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加入到DeepSeek的陣營之中,不僅可以快速打破行業內的技術壁壘,降低AI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應用成本和門檻,還能帶來更加強大的性能和更好的服務,提升智能汽車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小米、“蔚小理”按兵不動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蔚小理”還沒有加入“擁抱DeepSeek”的大軍。
以小米爲例,實際上一直在嘗試做自研大模型。此外,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小米創業的15年來,一直聚焦在手機、汽車、智能家居、智能製造這些領域,並且下決心把AI技術落到各個終端產品上。
除了傳出的開出千萬年薪招聘DeepSeek開發者羅福莉之外,小米還被傳巨資打造GPU萬卡集羣,增加數據中心的算力規模,爲未來可能需要的訓練任務和推理任務夯實算力基礎。據悉,在2023年4月小米組建AI實驗室大模型團隊之時,就已擁有了6500張GPU。
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此前也透露,小愛同學已通過大模型備案,未來將提供更廣泛的功能體驗。小米大模型團隊的兩篇論文也入選NAACL 2025,並被收錄爲主會長文。
鍾曉磊認爲,國內手機廠商雖然都有其自研大模型,但從目前行業發展的階段來看,自研模型更多是兜底的作用,模型能力很難一直保持領先,需要靈活地尋找領先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接入deepseek目前來看對整體競爭格局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擁有AI生態優勢的廠商更加容易維持其用戶粘性。”
主打智能化技術的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蔚小理”)目前也未公開宣佈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其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性。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DeepSeek大模型給全球科技圈帶來了震撼,其在數字世界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在物理世界的應用仍面臨挑戰。小鵬汽車目前更傾向於通過自研技術來提升智能化體驗。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承認,DeepSeek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認爲並不將其視爲AI領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且對DeepSeek聲稱的低成本與高性能的技術突破持有審慎態度。
昨日,馬斯克旗下xAI推出最新大模型Grok 3。xAI工程師稱,Grok-3和Grok-3 mini在多方面性能上都超過或媲美Gemini、DeepSeek和ChatGPT等對手。
有汽車分析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新勢力更注重通過全棧自研來掌握主動權,構建差異化優勢,尤其是“蔚小理”三家企業都在智能駕駛上,加速自研芯片,試圖通過自主技術減輕對英偉達的依賴。“DeepSeek可以用作研發輔助,但核心技術層面上,應該不會‘外包’出去。”
該名分析師進一步解釋稱,在初期階段,DeepSeek侷限在人車交流的入門基礎上,訓練成本相對較低。對於傳統車企而言,藉助其智能化能力和表現,快速補齊智能座艙短板,縮小與新勢力的技術差距。“只用在語音助手上面,確實有些大材小用。DeepSeek真正的價值還是通過端側高效推理能力,幫助車企在訓練智能駕駛系統時,降低數據訓練成本,提升訓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