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金融消費權益 踐行金融爲民初心
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教育作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風險形勢日益複雜的當下,將專業知識轉化爲百姓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生活語言”,成爲金融機構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履行社會責任的核心命題。
錨定以人民爲中心的價值取向,杭州銀行北京分行作爲紮根首都的國有金融生力軍,始終堅持將金融知識普及作爲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源頭性、基礎性工程,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等重點羣體,創新探索學校、社區、企業、鄉村等“場景化宣教”路徑,致力於用有溫度、有創意、接地氣的宣教方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讓金融安全理念和權益保護意識“活”起來、“沉”下去,爲首都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和人民羣衆財產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護航青春成長路
校園宣教“趣味化”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加強青少年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對培養新時代金融素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爲切實提升廣大青少年金融素養,杭州銀行北京分行精心打造階梯式金融宣教體系,以趣味講座、互動體驗、情景模擬等“玩中學、做中悟”的方式方法,點燃青少年探索金融世界的興趣,讓理性金融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的種子在校園沃土中向陽生長。
幼兒啓蒙,在“玩轉貨幣”中觸摸金融脈搏。當顏色鮮亮的PPT頁面和大型人民幣圖卡在課堂亮相,孩子們的目光便被牢牢吸引,在“金融老師”的生動講解下,枯燥的貨幣知識在直觀的視覺衝擊和互動問答中變得鮮活起來;國際幼兒園中,英文繪本《小小“守財奴”》故事通過手偶劇生動上演,當每位小朋友驕傲地戴上特製的“金融小衛士”獎牌,並被鼓勵回家做爸爸媽媽的“小老師”時,金融啓蒙的漣漪已開始向家庭擴散……不久前,分行金融公益小隊先後走進位於朝陽、平谷和順義的三家幼兒園,金融知識的傳遞充滿了童趣與歡笑,複雜的知識學習被轉化爲孩子們看得見、摸得着、玩得開心的體驗。
青春護航,用氤氳書香點亮“金融之光”。“世界讀書日”當天,分行金融公益小隊走進安民學校,與同學們共赴一場別開生面的“書香金融之旅”。翻閱《金融伴我成長》的油墨香氣中,金融公益小隊化身同學們的“閱讀夥伴”,在“小京”的帶領下學習使用現金、銀行卡、電子支付;深知閱讀分享絕非單向灌輸,公益小隊設置了“想一想”環節,讓孩子們在生活化場景的思辨中,完成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實戰演練;秉持“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的理念,金融公益小隊還送上了殷殷寄語,孩子們認真點頭、躍躍欲試的神態,是對分行最溫暖有力的迴應。
特殊關愛,跨越時空守護青藏“夢想之花”。將自身高質量發展與踐行社會責任融爲一體,分行的目光還投向了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青藏高原——此前該行爲青海省囊謙縣覺拉鄉中心寄校的少數民族孩子組織捐款捐物,滿載愛心的書籍、文具、衣物和日用品中,一本定製版反詐知識筆記本承載着分行對孩子們金融安全的深切關懷,“冒充客服退款”“虛假中獎”等暖心提示的背後,是分行將金融安全知識無縫融入日常學習工具的巧思,陪伴着藏族的孩子們在成長路上“一路向陽”。
守護居民煙火氣
反詐宣傳“生活化”
社區是城市生活的“毛細血管”,也是金融知識宣傳教育的“主陣地”。創新探索“生活化宣教”路徑,杭州銀行北京分行依託轄內各網點,因地制宜地開展金融知識教育宣傳活動,“金融+民俗”的活動模式,將防詐反非的硬核知識化作煙火氣中的“生活智慧”。
民俗爲媒,在糉香裡織密“金融安全網”。當端午的糉香飄滿社區,分行的金融宣教也乘着節日的暖風融入居民的歡聲笑語。上地支行攜手社區開辦的“糉葉課堂”上,鄰里圍坐,巧手翻飛,銀行工作人員親切的叮嚀穿插其中,節日的溫馨與實用的知識,在糉葉的纏繞中緊緊相系;同一時刻的朝陽文創支行活動區內,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競技”正火熱進行,支行工作人員化身爲金融安全的“護航者”,引導客戶製作微景觀的同時學習金融知識,“玩得開心還能學到實用的內容,活動非常有意義!”一位客戶點讚道。
非遺載道,暈染在手作裡的“反詐底色”。石景山文創支行會議室內,一場非遺螺鈿手工胸針製作正在進行。參與者們挑選螺片、設計端午紋樣、精心粘貼打磨的過程中,講師適時提醒:“這螺片貼得牢,就像咱們設置支付密碼要複雜獨特。”活動結束後,一位客戶摸着胸針說:“戴着它就能想起銀行同志教的防騙招數!”另一邊,平谷支行攜手濱河街道社區,將金融課堂搬進了“團扇暈染”的藝術世界。當水墨丹青在素白團扇上徐徐暈開,支行工作人員講解的聲音清晰而懇切,扇面上不僅暈染着水墨的雅緻,更凝聚了明辨風險的清涼智慧。
行長代言,樹牢金融安全“風向標”。創新打造“行長講消保”責任IP,分行組織支行行長從幕後走向前臺,化身金融安全的“首席代言人”與“行動標杆”,引領全行形成“人人講消保、人人重消保”的濃厚氛圍。朝陽文創支行行長通過視頻向廣大市民詳解“消費者八大合法權益”;東城支行行長則通過鏡頭,分享了支行“便民服務三件事”,樸實的話語引發廣泛共鳴;石景山文創支行行長通過設立“消保調解室”、建立社區聯絡員機制詮釋了新時代“金融楓橋”的內涵;大屯支行行長則現身“社警銀”聯合宣傳活動現場,贏得了居民們的信賴和肯定。
服務體驗零距離
宣教服務“立體化”
金融宣教的最終目的,是提升金融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金融服務真正可知、可感、可信賴。以黨建機制爲引領,杭州銀行北京分行攜手黨政機關、社會團體等多方力量,構建起多維度、立體化的金融知識宣教機制,穩步提升金融服務的邊界和溫度,讓金融關懷的陽光穿透障礙、普惠萬家。
助殘護夢,金融關懷有愛無“礙”。分行攜手朝陽區殘聯“溫馨家園”開展反詐交流會,金融公益小隊定製了面向殘疾人的警示手冊,現場還配備了專業手語翻譯,確保“一個都不能少”;在全國助殘日的大型文旅市集上,分行設立的“金融助殘服務站”成爲一道亮麗風景,各類金融知識手冊觸手可及,工作人員耐心地爲每一位諮詢的殘疾人朋友解答日常金融難題,現場,新華網、北京電視臺等媒體記錄下這溫暖瞬間。
多方聯動,暢通惠民“最後一公里”。持續深化與黨政機關協作,分行與順義區國資委共建“智慧國資”平臺,惠及400餘家企業資源互通;大屯支行行長親自帶頭開展“社警銀”聯合宣傳活動,“權威解讀+金融對策+羣衆參與”的立體模式,讓原本單向的宣傳變成了生動的共學共防課堂;依託“我是消保金話筒我爲羣衆講金融”案例徵集推廣活動,平谷支行的工作人員化身“草根演員”,將晦澀的“養老騙局”“保健品詐騙”編成爆笑小品,讓防騙要點在輕鬆愉悅的笑聲中深入人心;次渠支行利用傍晚村民閒暇時間,在村活動室開設“金融夜校”,同時貼心設立“零錢兌換區”,讓金融關懷在鄉村夜色中溫暖傳遞;分行營業部將“移動櫃檯”搬到社區廣場、百姓家門口,“知識+服務”的雙重禮包,讓居民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真切感受到“金融爲民”的溫度和便利。
開展金融教育宣傳活動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系統性工作。從幼兒園孩童緊握的“金融小衛士”獎牌,到社區居民手中繪着反詐口號的團扇;從青海高原藏區學校的反詐漫畫筆記本,到殘疾人市集上的暖心瞬間——杭州銀行北京分行始終堅持以“多場景融合、多元化協同、多形式創新”的宣教實踐,將金融知識轉化爲可知、可感的生活體驗。
展望未來,分行將繼續深耕“金融爲民”責任田,把常態長效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作爲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內容,讓知識宣教更“有溫度”,風險防範更“有精度”,惠民服務更“有厚度”,爲構建安全、和諧、有序的金融消費環境貢獻更大力量,不斷譜寫“金融向善”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