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瀕危保育巴氏銀𬶋 南投啓智院生態池成域外庇護所

巴氏銀𬶋因棲地喪失、工程擾動及極端氣候等壓力,成爲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將德安啓智教養院生態池作爲貓羅溪域外庇護所,首度將生態保育結合身心復健,成保育行動新典範。(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巴氏銀𬶋因棲地喪失、工程擾動及極端氣候等壓力,僅存於烏溪及其支流貓羅溪流域,成爲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將德安啓智教養院生態池作爲貓羅溪域外庇護所,透過院生照養魚只,首度將生態保育結合身心復健,成保育行動新典範。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偕同德安啓智教養院院生整理生態池,將外來種魚類移除,作爲巴氏銀𬶋庇護池。(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指出,2022年透過國土生態綠網平臺,串聯跨域力量推動原生族羣監測、棲地復原、緊急搶救與庇護所建置等保育行動,2023年在水利署第3河川分署協助下,在臺中市境內烏溪流於先後建置3處巴氏銀𬶋庇護池,並在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協助下,成功收容救援個體,穩定繁殖,爲族羣覆育開創契機。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至德安啓智教養院會勘,將教養院生態池作爲巴氏銀𬶋的貓羅溪域外庇護所。(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jpg

由於烏溪支流貓羅溪水系尚無適當庇護所,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透過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評估及媒合,將德安啓智教養院的生態池作爲貓羅溪水系域外庇護所,由院生參照護魚只,提升專注力與責任感,首度將生態保育結合身心復健,成保育行動新典範。

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表示,保育工作牽涉多元專業與面向,唯有透過國土生態綠網平臺整合資源、打破領域疆界,共同爲瀕危物種創造生存希望,感謝水利單位、地方政府、保育團體與民間機構等多方協力,讓巴氏銀𬶋保育行動得以順利推進。

李政賢也提醒,巴氏銀𬶋保育並非靠短期搶救與庇護即可長治久安,仍須從根本的棲地復原與潛在適生區域調查評估着手,將持續滾動式檢討並調整保育策略,與各界攜手守護生態多樣性,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