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又創第一 率先於中科廠區覆育瀕危巴氏銀𬶋

臺積電資深副總暨財務長兼發言人黃仁昭指出,巴氏銀𬶋能夠在廠區內安居,不僅象徵瀕危物種的延續,也展現臺積電透過負責任的營運模式,挑戰開創性綠色行動。(圖/臺積電提供)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2日舉辦「Eco Plus! 生態共融計劃」週年活動「巴氏銀𬶋,臺積安居」,邀請跨界生態保育夥伴共同參與,見證其成爲全臺第1家於廠區覆育瀕危動物的企業,成就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里程碑。

臺積電表示,今年3月,攜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臺中市政府農業局簽訂「臺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共同投入臺灣中部區域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完整性保育。

臺積電資深副總暨財務長兼發言人/Eco Plus!生態共融計劃指導主管黃仁昭表示,生物多樣性已成爲全球核心議題,公司長期以來致力於營造科技與生態平衡,巴氏銀𬶋能夠在我們廠區內安居,不僅象徵瀕危物種的延續,也展現臺積公司透過負責任的營運模式,勇於挑戰具開創性的綠色行動,持續成就企業成長與環境生態的雙贏。

爲了支持巴氏銀𬶋覆育與野外營救計劃,臺積電攜手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及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等專家進行棲地生態可行性評估,確認其中科廠區生態池具備水質乾淨、流速緩慢、水深足夠、循環系統獨立、池中有機物豐富,且無其他競爭魚種等環境條件。

2024年起展開巴氏銀𬶋移地覆育行動,今年4月,完成巴氏銀𬶋域外庇護備援庇護池設置與準備工作,成功將巴氏銀𬶋移置中科廠區生態池,並由專業人員負責棲地監控與維護,提供適切照護。截至5月,透過每日的觀察及環境維護,巴氏銀𬶋已適應廠區庇護池在地環境。定期皆可穩定觀察到巴氏銀𬶋活動狀況。

透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多點式庇護機制,巴氏銀𬶋族羣結構可望亦趨穩定,未來將視環境與族羣狀況評估,回放至其他支流,擴展其分佈區域,進一步落實物種覆育。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表示,2022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所制定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明確規範2030年的全球23項行動目標,其中第15項企業責任,旨在希望各國政府引導並協助企業投入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而今天台積電的案例就展現了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最佳典範,相信在臺積電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高度支持之下,未來透過公司專業人員的細心維護與持續關懷,庇護的巴氏銀𬶋族羣必能欣欣向榮,也期待更多公私部門攜手努力。

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長張稚𪸩指出,臺積電在推動ESG的行動力令人敬佩,對生態保育工作更是不遺餘力,很開心看到臺積電一起投入覆育工作。相信藉臺積電對ESG的重視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一定能在生態共融方面做到最好,不僅本業技術領先,保育工作也展現技術領先,相信有一天,巴氏銀𬶋的子孫能在烏溪內處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