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經濟三之二》點線鏈面圈:構築首發經濟生態系統

點線鏈面圈:構築首發經濟生態系統。(大陸央視)

點線鏈面圈:構築首發經濟生態系統。(大陸央視)

作爲新型經濟形態,首發經濟將消費場景、流通網路、產業支撐與制度創新融爲一體。商務部消費大數據實驗室主任、復旦大學教授張伊娜表示,近年來,大陸各地實踐首發經濟過程中,逐步構建起了「點線鏈面圈」的5D架構。

「點」,指的是首店、首展、首秀等高頻次的首發場景,在重點城市與核心商圈持續密集落地,成爲國際品牌首入中國市場、本土品牌首推新品的重要入口。以上海南京西路、北京三里屯、成都春熙路等爲代表的首發高地,已形成高能級品牌首發的集聚效應。

「線」,可概括爲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向路線:一方面,越來越多國際品牌選擇在中國大陸完成「全球首發」,提升與中國消費者的情感連接度;另一方面,越發多元的本土品牌也在通過首發平臺,邁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推動中國製造、中國設計、中國服務「出海升級」。

「鏈」,強調從研發、設計、展示、銷售到後端服務的全產業鏈協同,提升首發產品從「製造」到「行銷」的綜合效率。例如,張園保稅倉實現從倉儲到終端消費的高效鏈結,在商品進境、通關、展示、交易等多個環節創新機制,顯著降低國際品牌在陸首發的制度門檻與營運成本。

「面」,體現爲多場景、多領域的融合發展。大陸多地在推動首發經濟過程中,將商旅文體展進行有機整合,推動消費從單點釋放轉向多維聯動。如重慶龍湖商圈將藝術展與花市聯動,廈門下陳村將鄉村美術館變爲夜間沉浸式劇場,這些創新模式正在成爲消費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向。

「圈」,則是資源要素的集聚與生態聯動。以首店集羣、供應鏈企業、專業服務商和創新創業團隊爲核心,構建完整的產業支撐體系。例如,上海以展會爲「生態圈」,推動企業從「單點首發」 轉向「全鏈賦能」,通過捕捉兆級消費新需求,帶動設計、製造、服務全鏈條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