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以水換水 臺南仁德再生水廠啟用
臺南市政府斥資10億興建仁德再生水廠,每天可提供8千噸再生水量,並以仿碳交易概念,媒合奇美實業與臺積電交換水權,滿足雙方用水需求。記者萬於甄/攝影
臺南科學園區每天用水量高達10數萬噸,其中一半用量來自再生水,臺南市政府爲強化水資源韌性,斥資8.62億元興建仁德再生水廠,昨天通水啓用,每天約可提供8000噸再生水量,並仿碳交易概念,媒合奇美實業與臺積電交換水權,首創「以水換水」模式,滿足雙方用水需求。
黃偉哲說,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民生和工業用水如何分配及利用成爲重要課題,仁德再生水廠啓用後,不僅提升臺南再生水處理與供應能量,也導入「1滴水至少用2次」的換水模式,擴大再生水使用範圍,突破以往僅供特定區域的限制。
他提到,仁德再生水廠採取全國首創「以水換水」模式,送南科供臺積電使用的再生水,就近供應仁德當地的奇美實業使用,奇美則釋出自來水使用量作爲臺積電自來水使用額度,除節省17億元從仁德再生水廠到南科埋管30公里的建設成本,更滿足雙方用水需求,符合環保永續目標。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說,AI產業發展下,未來用水、用電量相當龐大,內政部很重視各地再生水廠建設計劃,仁德再生水廠是南市府努力爭取的成果,替國家在水資源回收與再生利用上打造前瞻性典範。
水利局說明,仁德再生水廠工程總經費約8.62億元,每天約可提供8000噸再生水量,全市目前已建置永康、安平及仁德3座再生水廠,每天總供應量爲6.3萬噸,預計明年可達9萬噸,讓市民與產業都獲得穩定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