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以水換水」模式 仁德再生水廠 年供水290萬噸

仁德再生水廠建設工程

爲穩定臺南地區產業用水、配合大南方新矽谷計劃,內政部推動仁德再生水建設工程,總經費8.62億元。內政部次長董建宏23日表示,該廠是臺灣首座再生水與自來水「以水換水」模式,供應的再生水廠,每年可穩定供應逾290萬噸再生水,利於南臺灣半導體「S」廊帶發展及產業鏈的串聯。

董建宏23日出席「臺南市仁德再生水廠新建統包工程」再生水通水典禮時指出,仁德再生水建設計劃,是首座再生水與自來水「以水換水」模式供應的再生水廠,不僅節省17億元管線建設成本,也爲推動水資源多元永續運用立下典範。

董建宏指出,中央已補助超過100億元協助臺南市府,建置永康、安平與仁德共3座再生水廠,今年4月起,臺南市每日再生水供可達6.1萬噸,相當於1/3座烏山頭水庫供水量,接近在地產業用水量的1成,可緩解枯水期用水短缺,發揮水資源調度與備援效益。

另外,現階段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正規劃AI產業專區,董建宏說,會持續與南市府合作,擴增再生水量能製程、強化供水韌性,使水資源永續循環,協助產業邁向2050淨零轉型,符合大南方新矽谷產業發展趨勢。

董建宏並說明,再生水產製與污水下水道建設進度具緊密關聯性,內政部已挹注逾303億元,補助臺南市政府辦理污水下水道建設,陸續開辦7個污水下水道系統及完成21.6萬戶用戶接管,目前臺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爲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