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辦臺美產業媒合會 業界曝關鍵:走向全球「把餅做大」

臺北市政府16日舉辦「2025臺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匯聚美國19個州政府駐臺辦事處與4大產業協會共同參與,透過互補互利的交流,促進雙邊在產品、服務與產業上的多元合作模式。臺北市長蔣萬安(左五)、美國在臺協會商務組組長歐潔(左四)出席,並與來賓們一起爲媒合會揭幕。(陳俊吉攝)

爲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及全國供應鏈快速重組,臺北市政府16日舉辦「2025臺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黃文榮說,臺北市舉辦「臺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就是希望促成臺美合作,「不能等,要行動」,希望讓臺灣產業有互補機會,其中舉辦的11場產業說明會,對於臺灣產業來說是投資、買賣或進出口等,促成合作賣到全球、把餅做大。

黃文榮指出,臺美貿易關係多面向,雖然臺灣進口美國產品會因爲對等關稅引發衝擊,但另個面向可以想像成臺灣產品和美國有合作機會,臺灣產品不只是賣到那邊,還可以和當地產業合作,或者把美國好的工業產品引到臺灣市場,提高臺灣產業能量 或生活品質。

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黃文榮指出,美國有很多好的產品,像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無人機要賣來臺灣,除了商用外,很多產業零組件也有可能跟臺灣合作,甚至賣到全球把餅做大。(張珈瑄攝)

臺北市政府16日舉辦「2025臺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匯聚美國19個州政府駐臺辦事處與4大產業協會共同參與,透過互補互利的交流,促進雙邊在產品、服務與產業上的多元合作模式。臺北市長蔣萬安(右三)、美國在臺協會商務組組長歐潔(右二)出席揭幕儀式,並一同參觀航太與安防設備專區。(陳俊吉攝)

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黃文榮表示,臺美貿易關係多面向,雖然臺灣進口美國產品會因爲對等關稅引發衝擊,但另個面向可以想像成臺灣產品和美國有合作機會。(張珈瑄攝)

黃文榮說,另一個焦點則是美國有很多好的產品,像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無人機要賣來臺灣,除了商用可以用外,很多產業零組件也有可能跟臺灣合作,這樣結合就是克服臺灣產業單純只是買賣, 還有可能促成合作賣到全球,這就是把餅做大。

黃文榮直言,臺灣不是隻有臺灣一個市場,如透過臺商佈局能量、美國行銷能量,將產品賣到亞太地區,那臺灣產商做的不是一對一,而是多面向連結,就會有很多商業機會,不是隻有臺灣投資,也歡迎美國產品到臺灣,這樣對進口業者來講就是銷售到全球。

黃文榮舉例,很多農產原物料像是臺灣進口很多幹果、食品原料,難道都是2300萬人吃完嗎?不是,是做成很多加工品銷售到外面去,臺灣市場不是隻有臺灣消費者,是製造業、食品加工製造業銷售到全球,臺灣有這個能量提高生活水準,其他像馬鈴薯 可以加工成馬鈴薯泥或變成片狀,都有機會銷售到其他國家,臺灣做的暢銷休閒食品機會就是靠這個創造。

有關市府如何應對未來關稅,黃文榮說,除了出口業者資金融資、勞工問題等,還有些產業機會開發市府都持續有在關注,市府提供服務偏向協助產業輔導,以北市來說多是科技服務業、軟體產業、數位轉型、電商、行銷面,開創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