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是“太溼”引起的,要保持乾燥?
作者: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焦磊
審覈: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徐子剛
溼疹主要表現爲瘙癢性的紅斑丘疹,急性期可以出現水皰、滲出淡黃色液體,患病皮膚表面看起來“溼漉漉”的,因此古人將其命名爲“溼疹”。事實上,現代醫學認爲,溼疹並非因皮膚太溼引起,保持乾燥是誘發或加重溼疹病情的因素之一。保溼潤膚+避免誘發因素,纔是溼疹護理的關鍵。
溼疹是特應性皮炎的俗稱,這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炎症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爲皮膚乾燥、紅斑、脫屑,嚴重時會滲出、結痂,常伴劇烈瘙癢。其病因非常複雜,涉及遺傳、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異常及環境等多種因素。基因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功能缺陷,出現皮膚鎖水能力差、天然保溼因子不足,表現爲皮膚乾燥。
有過敏性疾病(如溼疹、食物蛋白過敏、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家族史的寶寶,患溼疹的風險增高。溼疹患兒的免疫系統對常見過敏原(如塵蟎、花粉、食物蛋白)反應過度,引發炎症和瘙癢。此外,環境乾燥、過度清潔、接觸刺激物(如香精、羊毛衣物),亦可誘發或加重溼疹。
溼疹寶寶要注意四大方面
環境方面:溫度溼度有講究,常開窗勤清潔。室溫以20-24℃爲宜,避免因過熱出汗,導致瘙癢加重。溼度以50%左右爲宜,適宜的溼度可以減輕皮膚乾燥,但溼度過高又會增加黴菌、細菌滋生的機率。家裡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注意及時清潔地毯、枕頭、涼蓆、毛絨玩具等,減少塵蟎、黴菌、細菌的積聚,從而減少過敏原的接觸;不要在室內吸菸,儘量不養寵物。
衣物方面:純棉透氣,勤洗勤曬。溼疹寶寶穿衣厚度建議比其他寶寶略薄,避免過度保暖。衣服、被褥等以100%天然純棉爲佳,避免人造纖維、羽毛和毛製品直接接觸寶寶皮膚。衣服以寬鬆、柔軟爲宜,儘量不穿高領、緊口的衣服,且要透氣性好,顏色要淡,易於清洗。衣物要勤洗、勤曬,清洗時儘量選用柔和、不含香料的洗滌產品。
飲食方面:當心食物過敏,但切勿盲目忌口。部分溼疹寶寶可合併食物過敏,嬰幼兒期以牛奶、雞蛋、小麥、大豆、花生等食物過敏爲主,兒童期以堅果、海鮮、芒果等食物過敏爲主。若懷疑食物過敏,需及時就診經醫生評估;如明確某種食物過敏,則應避免食用。需要提醒的是,食物過敏不是引起溼疹的唯一因素,且隨着年齡增長,食物過敏概率逐漸降低,因此切忌盲目忌口。
護膚方面:洗不能過度,潤不能不足。溼疹寶寶可以洗澡,但不要過度清潔。建議每週2-3次,夏季出汗多可以每天洗,水溫以32-37℃爲宜(手感微涼或溫熱,不可燙洗止癢),時長5-10分鐘,以免長時間泡水帶走皮膚油脂。建議選用無鹼性皁基、無香精、添加保溼成分的弱酸性或中性沐浴液(pH值5.5-7.0)。不建議搓澡,不建議泡溫泉。一定要在洗完澡後3—5分鐘內,厚塗保溼霜,以便鎖住水分!秋冬季或皮膚乾燥的寶寶,要增加潤膚霜塗抹次數,建議每天3-5次。
特別要強調的是,保溼潤膚是科學護膚的關鍵。研究顯示,堅持長期使用護膚品修復、維持皮膚屏障功能可減少溼疹/特應性皮炎復發和加重的次數。應注意選用低致敏性潤膚劑,即不含香料、染料、酒精和易致敏防腐劑的潤膚劑,建議選用含神經酰胺等保溼成分的霜劑或膏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