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信號?MLF操作調整爲多重價位中標 時隔8個月再次淨投放 來看權威解讀
財聯社3月24日訊 (記者 曹韻儀)今日央行官網發佈公告,宣佈將開展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本月起央行將MLF操作由單一價位中標調整爲多重價位中標(即美式招標)。
這一轉變意味着什麼?財聯社記者從多位權威專家和行業專家處獲悉,MLF改爲美式招標,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標誌着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
據財聯社記者梳理,對MLF政策利率屬性的淡出採用了“三步走”循序漸進的模式,首先於去年7月MLF操作時間統一延後至LPR報價之後,解綁LPR與MLF利率;此外明確MLF操作採用利率招標,鍛鍊了機構定價能力;隨後於去年10月啓用買斷式逆回購工具,採用多重價位中標方式(美式招標)。
“預計採用多重價位中標後,MLF資金成本將總體下降,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 據接近央行人士透露,此舉有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緩解淨息差壓力,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公告表示3月25日將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這是自2024年7月以來MLF首次淨投放,展現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
MLF利率政策屬性完全退場
爲進一步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央行行長潘功勝在2024年“6·19”陸家嘴論壇講話中明確,央行主要政策利率是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並要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
今日,央行公告MLF改爲美式招標,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這標誌着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介紹,歷史上MLF利率曾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但也存在政策利率較多、關係複雜等問題。“本次MLF操作改爲多重價位中標,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實現了MLF利率政策屬性的完全淡出,也標誌着潘行長“6·19”講話中對政策利率體系的調整進入實質階段。“
梳理近期央行工作可以發現,對MLF政策利率屬性的淡出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此前MLF利率作爲LPR利率的風向標,央行於去年7月起MLF操作時間統一延後至LPR報價之後,首先實現了LPR與MLF利率的“解綁”。
同時,央行於去年7月明確MLF操作採用利率招標,從每月MLF公告中可以看出,參與機構投標利率有高有低,區間寬度逐步擴大,鍛鍊了機構定價能力。
隨後,去年10月央行啓用買斷式逆回購工具,採用多重價位中標方式(美式招標),半年來持續操作積累了經驗,市場機構對此不再陌生,在MLF操作中推廣也水到渠成。
權威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MLF迴歸流動性投放工具定位,與其他各期限工具一同構成央行流動性工具體系。政策利率屬性淡出後,MLF的工具定位也更爲清晰,即聚焦於提供1年期流動性。
“這意味着明天MLF招標將有多箇中標價位,而非此前只有一箇中標價位。這就會進一步淡化MLF中標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凸顯其單純的中期流動性管理性質。這會進一步突出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地位,疏通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機制。“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目前央行流動性工具箱豐富,期限分佈更趨合理,長期有降準、國債買賣,中期有MLF、買斷式逆回購操作以及各類結構性工具,短期有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臨時隔夜正、逆回購。未來央行流動性管理將更加高效精準,調控力度和節奏更加科學靈活,更好兼顧多重目標。“上述權威專家表示。
時隔多月MLF再次淨投放 呵護市場流動性
央行表示3月25日將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期限爲1年期。本月MLF到期3870億元,實現淨投放63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2024年7月以來MLF首次淨投放,展現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
不過,雖然央行持續縮量續作MLF,但這並不意味着央行減少市場流動性投放。實際上,自去年10月央行啓用買斷式逆回購以來,買斷式逆回購餘額逐步增加,減輕了MLF投放中長期流動性的壓力,MLF餘額從峰值的7.3萬億元逐步降至約4萬億元。
“今年以來,央行繼續用好多種工具投放流動性,1-2月買斷式逆回購、MLF合計淨投放超過1.3萬億元,保持了流動性充裕和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有權威專家指出。
對於此次MLF中標轉變的影響,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此次MLF預計採用多重價位中標後,MLF資金成本將總體下降,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
“機構投標MLF通常參考市場化的融資成本,目前國股行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在1.95%左右,其他中小型銀行利率可能更高一些。採用多重價位中標可以更好反映機構差異化的資金需求,發揮機構市場化自主定價能力。“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據接近央行人士透露,此舉有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緩解淨息差壓力,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