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農科衝刺北交所上市,業績真實性、多次被行政處罰等遭問詢
正在衝刺IPO(首次公開募股)的陝西石羊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石羊農科”),近期被北交所圍繞業績真實性、關聯交易、家族企業內控風險等提出12問。
2020年以來,爲實現上市,主營飼料與養豬業務的石羊農科先後轉戰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業內人士認爲,本次石羊農科或在押寶北交所“直聯機制”快車道,以加速上市進程。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環境整體趨嚴,審覈流程更加細緻和嚴格。頻繁更換板塊,或會令監管部門更加審慎地評估相關上市申請,企業需要更充分地證明自身的合規性、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
石羊農科轉戰北交所
石羊農科首次衝擊IPO是在2020年12月,當時,石羊農科計劃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被證監會連發53問,包含是否侵佔國有資產、相關公司合作是否涉及壟斷等。2021年6月,石羊農科更新招股材料迴應相關問題,卻在等待一年後,於2022年7月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石羊農科將目光投向上交所主板,並在2022年11月向陝西證監局報送輔導備案登記材料。然而後續傳出的並非在上交所的新動向,而是石羊農科在2024年4月重回新三板。
2024年8月,石羊農科又宣佈,綜合考慮自身發展戰略等因素,在與輔導機構西部證券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將上市輔導備案擬申報板塊由上交所主板變更爲北交所。2025年1月23日,北交所對石羊農科下發審覈問詢函,圍繞上市申請文件提出12個問題。根據問詢函,發行人與保薦機構需在20個工作日內對問詢意見逐項予以落實,通過審覈系統上傳問詢意見回覆文件全套電子版。目前,石羊農科尚處於回覆期。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石羊農科從深交所到上交所再到北交所,一換再換的原因可能有許多,如財務、業務模式、發展前景、公司治理等,但根源或在於公司在上市過程中遇到不少實質性挑戰。不斷換板塊對上市進程而言弊大於利,每次都面臨重新準備申報材料,重新進行審覈流程,無疑會延長上市時間,增加時間成本和不確定性。此外,頻繁更換板塊,也可能會引起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更加審慎地評估相關企業的上市申請。
資料顯示,石羊農科前身石羊有限成立於2011年,2016年變更爲股份有限公司,集飼料生產、種豬擴繁、育肥豬飼養、豬肉生鮮產品銷售於一體。2017年7月,石羊農科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10月終止掛牌。
2024年回到新三板的舉動,被外界推測是石羊農科盯上了北交所的“直聯機制”。2022年12月,北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研究推出了掛牌上市直聯審覈監管機制(即前述“直聯機制”)。通過此機制,新三板優質企業可實現常態化掛牌滿一年後1至2個月內在北交所上市。
“石羊農科很有可能就是爲了利用‘直聯機制’快車道,以期加速其上市進程。”宋清輝稱,“直聯機制”的核心目標是打通新三板掛牌公司向北交所上市的通道,從而降低制度性成本,提高上市效率。對於石羊農科這類已經在新三板掛牌過的企業,再次掛牌並利用“直聯機制”上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針對爲何不斷更換上市板塊等問題,石羊農科方面回覆新京報記者,公司正處於申報期,需要靜默,暫不接受媒體採訪。
家族企業背景被關注
資料顯示,石羊農科由魏存成直接持有30.64%的股權,魏存成還通過石羊集團控制公司15.72%的表決權。魏存成的一致行動人常青山、朱安曲直接持有石羊農科11.77%的股權。魏存成合計控制石羊農科58.13%的表決權,爲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常青山是魏存成的妹夫,其子常煒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和董事,魏存成之子魏歡也在公司擔任董事。9人的董事會中,魏存成及其兒子、妹夫、外甥佔據4席。
宋清輝指出,從石羊農科目前的股權結構和董事會構成來看,石羊農科屬於典型的家族企業。多名家屬身居高位的企業有其獨特優勢,家族成員之間通常具有較高的信任度,溝通成本較低,在重大決策時更容易達成一致,決策效率相對可能更高。但也存在明顯劣勢和一些潛在風險,比如家族企業很容易出現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不透明等公司治理問題,或會損害中小股東利益,從而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和融資能力。
本次問詢函中,北交所要求石羊農科結合股權結構、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管人員構成、實際控制人及其親屬在公司任職情況,說明目前公司董監高及股東構成是否對公司獨立性及公司治理有效性構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治理情況及內部控制是否能有效運行。
業務重點從飼料轉向生豬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本次石羊農科計劃發行不超過3110萬股股份。包括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的股票數量在內,本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576.50萬股。
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近1.4億元將用於飼料公司建設及老廠改擴建項目(包括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石羊飼料有限公司、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石羊飼料有限公司、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澄石種豬有限公司專業豬飼料廠),5941.49萬元將用於石羊農科數字化升級項目,3178.14萬元用於石羊農科研發中心建設項目,3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合計近2.6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與2020年申報的上市材料相比,石羊農科業務重心已發生轉移。2020年、2021年,石羊農科70.36%、76.06%的營業收入均來自飼料板塊,畜牧板塊的營業收入佔比不足三成。但伴隨石羊農科在陝西澄城縣、蒲城縣、藍田縣、大荔縣多地豬場陸續完工投產,石羊農科畜牧板塊營業收入佔比不斷升高。到2024年上半年,石羊農科60.09%營業收入來自畜牧板塊,飼料收入佔比降至四成。
從整體業績情況來看,2021年、2022年、2023年,石羊農科分別實現營收27.80億元、36.30億元、35.78億元,實現淨利潤3643.53萬元、2.97億元、5404.31萬元,實現扣非淨利潤8032.31萬元、3.02億元、6799.90萬元。2024年上半年,石羊農科實現營收14.63億元,實現淨利潤7888.63萬元,實現扣非淨利潤1.05億元。石羊農科指出,公司近幾年淨利潤波動較大,原因之一在於受到生豬及豬肉價格波動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國內豬肉均價整體寬幅震盪下行,年內大幅下跌18.62%,當年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等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扣非淨利潤均爲負數,而石羊農科的扣非淨利潤仍然爲正。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石羊農科有通過套期保值和與永安資本等公司簽訂遠期合約等措施對衝價格波動。
對此,北交所對石羊農科2023年業績真實性與期後業績下滑風險展開問詢,要求石羊農科分析公司業績波動較大的原因及真實合理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差異及合理性;說明報告期內開展套期保值和遠期合約業務的具體操作方式及具體情況,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開展相似業務及其佔比、對業績的影響,2023年可比公司均未盈利而公司通過套保業務實現盈利的合理性等。
毛利率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爲9.89%、11.09%、3.03%和7.66%,而石羊農科毛利率卻爲11.15%、16.03%、9.94%和13.83%。2022年起,毛利率明顯高於可比公司。儘管招股材料裡說明相關情況是因爲飼料產品銷售結構、單位成本以及銷售定價策略差異和生豬價格波動,但北交所要求石羊農科進一步說明生豬板塊細分業務的銷售金額、單價和毛利率波動情況,與可比公司同類業務的銷售單價及毛利率、主要銷售地市場價格是否存在較大差異;各板塊細分業務成本構成及單位成本,商品豬業務的完全成本,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對比情況,是否存在較大差異等。
旗下公司多次被行政處罰
石羊農科旗下公司在環保、安全生產等方面還曾出現多項違法違規行爲,部分公司連續兩年被行政處罰。2022年,蘭州石羊飼料公司因作業場所及相關設備、設施積塵未規範清掃、未採取信息公示等方式向公司從業人員通報、未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被罰款4.8萬元;岐山石羊飼料公司因提升機未使用無焰泄爆裝置,被罰款2萬元。
2023年,運城石羊飼料公司因粉碎三層除塵風機電機未使用防爆電機、沒有風險辨識和評估報告、未分析出危險場所及危險崗位、沒有編制粉塵爆炸專項預案以及LNG液化天然氣區域等重點區域設備專項預案,被罰款2萬元;岐山石羊飼料公司因營業收入統計資料誤差較大,被罰款0.5萬元。
2024年,蒲城石羊飼料公司因危險化學品管理問題,被罰款1萬元;運城石羊飼料公司因粉碎室現場積塵嚴重,粉塵清掃記錄存在作假問題,被罰款1萬元;楊凌石羊飼料公司因未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被罰款1萬元;合陽泛海畜牧公司因存在建設的污染防治配套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違法行爲,被罰款7萬元。
北交所對石羊農科旗下公司多次被處罰的具體原因、事實情況提出疑問,要求公司說明整改情況、是否存在違法行爲難以完全整改而繼續被處罰的風險、前述違規被處罰以及整改事項等對公司經營的影響,是否構成重大違法行爲等。
宋清輝指出,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環境整體趨嚴,監管部門對IPO企業的審覈標準不斷提高,審覈流程也更加細緻和嚴格,導致一些企業在審覈過程中面臨更多挑戰,被問詢的問題更加深入,因此需更充分地證明自身的合規性、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農牧行業受自然因素、疫情、市場供求關係等多種因素影響,具有明顯的週期性波動特徵。生豬價格週期、飼料原料價格波動等都會直接影響農牧企業的盈利穩定性,這種週期性波動可能會導致企業業績出現不穩定性,從而難以滿足交易所對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食品安全問題等也是懸在食品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儘管面臨挑戰,但這並不意味着農牧公司IPO前景黯淡。從長遠來看,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農牧、食品行業仍然具有廣闊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前景光明。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編輯 李嚴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