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沒賣完寧願銷燬也不送人 餐飲業曝血淚真相
許多餐飲業食物沒賣完都是報廢處理,擔心送人可能引發食安問題甚至惹禍上身。(圖:shutterstock/達志)
餐飲業經常處理大量的報廢食物,不少人看了認爲浪費,好奇爲何不捐給弱勢團體或送人,對此一名餐飲業老闆表示,其實背後考量了品牌價值、聲譽以及食安,因此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直接丟棄。話題引發討論,許多網友都表示認同,有過來人透露,之前老闆會把賣不完的食物分給街友,結果街友食物中毒,老闆只能賠錢、賠醫藥費。
一名餐飲業老闆在Dcard發文表示,以前在奶凍卷店上班,即便商品保存期限是3天,但只能賣當天出爐的產品,沒賣出去就是全部銷燬,常常被客人質疑「爲什麼要浪費食物」、「怎麼不捐給弱勢或送人?」
原PO自己開店當老闆後相當有感觸,認爲即期品若減價販售,消費者可能就不想買原價的商品了;若請客人或員工吃,員工可能爲了吃某品項,刻意不把商品上架,或找親朋好友登門吃免費,破壞店內形象;至於捐給弱勢,原PO直言最怕遇到食安問題。
話題引起熱烈討論,多數網友認爲臺灣奧客太多,快過期直接報廢最單純,「我前老闆就很喜歡打烊前送客人報廢食物,結果有人吃不完沒冰起來,最後拉肚子跑來店裡鬧」、「老闆會把賣不完的食物分發給街友,結果有一天街友食物中毒,老闆賠醫藥費之外還賠錢,我只能說我寧願倒掉。」
網友忍不住大嘆,「因爲人性導致結果無解」、「現在這種情況,當然都是因爲前面得到的教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