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賣不完爲何不送人?」老闆無奈曝3原因!全場秒懂:人性導致

▲最擔心的就是食安問題。(示意圖,下同/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餐飲業每天都要面對賣不完的報廢食物,許多人好奇「爲什麼不打折賣?」「爲什麼不給員工或客人吃?」「爲什麼不捐給弱勢?」看似合理,卻在實務上有許多無奈。一位做餐飲的老闆坦言,這些決策其實與品牌價值、食安風險,以及企業經營永續有關,「無論給員工還是客人,出事都是要負責的」。

老闆在Dcard發文,「開店之後總有人問我爲什麼賣剩不送人」,不少人質疑,爲何不將即期商品降價販售?老闆坦言,長期下來,消費者容易養成「只在折扣時購買」的習慣,品牌價值被削弱,很難再以原價販售,且晚班員工還得加班應付專挑促銷時段上門的客人。

至於「給員工或客人免費吃」,老闆直言這會衍生更多問題,部分員工可能爲了免費食物而刻意不擺放商品,甚至叫親友上門免費吃,或將產品低價轉賣。此外,一旦發生食安事件,不論給員工還是客人,公司都必須承擔責任,因此寧可報廢,也不敢冒險。

對於「捐贈弱勢」的建議,老闆表示,一樣是食安問題,即使產品仍在保存期限內,但也很難保證商品不會變質,若僅在報廢時捐贈,也容易讓接受者感覺被視爲「垃圾場」,老闆反問「換個角度,你願意花同樣的錢買前天賣剩的食物嗎?」

另外,老闆也透露,常遇到員工想私自用公司名義向廠商叫貨,「可能家裡也開店,或是另有商業目的」,公司能用低價買進商品,是因爲與廠商簽訂契約,若老闆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是額外給的方便,但絕對不是應該的。

貼文曝光,許多網友表示理解老闆的想法,「餐飲業的鬼故事,老闆下班都會把賣不完的分發給街友,結果有一天街友食物中毒,然後老闆賠醫藥費之外還賠錢,我只能說我寧願倒掉」、「總之就是公平、安全,能懂」、「因爲人性導致結果無解」、「其實外國很多餐廳不提供剩食打包外帶,也是因爲怕食安問題賠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