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兩道限空令 如果無效...金管會還有甚麼招?

金管會祭史上「最嚴」兩道限空令。聯合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祭史上「最嚴」兩道限空令,但是,若限空令無效,金管會下一步是甚麼?依救市措施,金管會只能再擴大打擊面,採「禁止平盤下放空」,甚至進一步「全面禁止放空(不論平盤上下)」但副作用就是量能恐更加萎縮。

一家資深券商主管說,金管會沒有一開始就祭「禁盤下空」有兩大原因,一、觀察全球股市這波暴跌,日、韓股等亞股,都沒有人祭出救市措施,臺股已漸國際化,金管會不宜過度干預,否就得承受臺股量能萎縮、流動性不足的副作用。

二、市場預期7日臺股開盤就會暴跌千點,這時候需讓籌碼沉澱,臺股需合理反應賣壓,若一開始就下猛藥,恐讓金管會救市空間失去彈性,最後落入「打了抗生素,還救不活」的困境。

事實上,金管會將外資借券總量砍到3%,幾乎是禁止外資平盤下放空了,顯示金管會這次是全面瞄準外資禿鷹。

借券放空9成都是外資,限制外資禿鷹,先穩權值股「穩了價」,再搭配後續國安基金進場點火「拉量」,才能減緩臺股賣壓,提振投資人信心。

不過,也有學者認爲這次關稅海嘯是衝擊臺股企業獲利的結構性問題,這兩招限空令恐無法挽回頹勢,金管會除可延長這兩道限空令時間外,下一步只能祭出「禁空令」。

禁令是指「平盤下禁放空」或「全面禁止放空」,這是金管會救市措施的最重手段。歷年金管會祭出「禁盤下空」有五次,前一次是2022年;祭出「全面禁空」則是2008年金融海嘯時,但恐伴隨臺股無量的流動性危機。

延伸閱讀

史上最嚴限空令!金管會瞄準臺股禿鷹 外資借券打1折

金融業前二月買股近500億元恐遭套 川普關稅恐對臺股大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