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陣迎戰關稅海嘯 金管會昔5次限空令結果一次看
臺股7日迎來美國宣佈對等關稅後首個開盤日。(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揮出對等關稅重拳後,震撼全球!金管會昨(6日)傍晚宣佈「救市三箭」,雖未祭出全面「禁空令」,但已從借券數量着手,防止大規模放空,並調高融券保證金成數。然而,回顧過去,金管會上一次祭出限空令是在2022年,當時利空夾擊,包括俄烏戰爭、美國鷹派升息、通膨等衝擊。
金管會6日傍晚已宣佈5天的限空令,也就是自7日起至11日採行三大暫行措施,包括增加多元擔保品、借券賣出委託量限制從30%降至3%、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拉高至史上調幅最高的130%,先壓制空方。
以下爲《中時新聞網》整理過去臺股史上5次限空令:
●2022年,當時利空夾擊,包括:俄烏戰爭、美國鷹派升息、通膨等衝擊,臺股甚至失守萬四關卡、面臨萬三保衛戰,金管會從7月開始陸續出手救市,9月30日祭出「限制借券賣出、拉高融券保證金成數」措施,10月12日再擴大限空程度,10月21日再祭有條件限空令。
●2020年3月19日新冠肺炎疫情時期:臺股也曾跌破9,000點大關,金管會同樣也曾祭出有條件限空令,同時加上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由30%降爲10%,當時不到三個月市場就回穩,金管會在6月9日就收回有條件限空令。
●2015年中國股市崩盤:臺股遭受衝擊,金管會8月24日祭出平盤下禁止放空,實施期間近1個月解除。
●2008年9月因應金融海嘯:實施全面禁空令,至2013年9月23日才解除,長達5年,有史以來最長。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9月祭出平盤下不得放空,臺股直到1999年2月才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