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金管會:限空令見效 臺股有止跌跡象
金管會爲維持股市穩定併兼顧投資人權益,時隔2年1個月再祭出限空令,宣佈7~11日將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自前30天日均量的30%降至3%、融券保證金成數自90%提升至130%,並放寬抵繳擔保品範圍等3大股市穩定措施。
臺股7日開市以來上演補跌行情,當日暴跌2065.87點或9.7%、8日再重挫772.4點或4.02%,收盤跌點分創史上最高及第8高,合計2天暴跌達2838.27點、跌幅13.33%,臺股加權指數8日成交量反彈至5478.51億元、外資轉爲賣超282.39億元。
金管會表示,因市場持續擔憂關稅政策及美國貿易伙伴報復措施,美股四大指數7日漲跌互見、介於下跌0.91%至上漲2.7%不等。觀察8日亞股表現,日本反彈5.71%、香港上漲0.47%、上海上漲0.46%、韓國上漲0.15%,新加坡則下跌1.79%。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全球股市均因美國對等關稅議題而劇烈震盪,臺股不可能不跟跌反應,但金管會不歡迎放空的投機行爲。據統計,臺股7日借券賣出成交值15億元,相較2日實施前的104億元大減達86%,顯示限空令已見成效。
就基本面來看,截至2025年2月底,臺股本益比約20.46倍,現金殖利率達2.5%、加計股票股利後爲2.62%。而國內上市櫃公司2025年前2月營收約7.19兆元、年增16.33%,創同期新高。截至7日信用交易整戶擔保維持率爲148.78%,仍高於130%門檻。
高晶萍表示,隨着歐美和日韓股市均逐步消化對等關稅資訊、並出現止跌跡象,臺股同樣已見止跌狀況。臺灣產業仍相對具競爭力及韌性,待產業及政府消化後,再看是否有協助措施,金管會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變化,適時調整及推出相關措施。